分享縮略圖
武漢“火眼”實驗室全球落地 參與武漢核酸檢測“三大戰役”
來源:武漢晚報2020-08-04 14:54:38
大字

工作人員將核酸檢測樣本通過傳遞窗傳遞,避免實驗室內部的氣體互通。記者金振強攝

工作人員用採樣管取出樣本放入樣本板。

工作人員正在準備對樣本進行檢測。

【武漢火眼實驗室全球落地】8月3日下午,華大基因“火眼”實驗室內,檢驗技師張佳麗正將採樣管中的拭子樣本加到樣本板中。實驗室內,兩台自動化提取儀正在運轉。

在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中,“火眼”實驗室“打滿全場”,參與了復工復産核酸檢測、集中核酸檢測排查等多次重點任務,日檢測量可超3萬人份,一度全市最高。

如今,“火眼”實驗室從武漢“走”向了全國十余個城市,並在阿聯酋、汶萊、塞爾維亞等17個國家落地,在全球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與武漢核酸檢測“三大戰役”

記者現場探訪,“火眼”實驗室採用板房材料建造,建在光谷生物城一棟樓一層。實驗室外的辦公區域簡陋,但實驗室內設置規範,設滅活間、分液轉板室、核酸提取實驗室、病原擴增室。檢驗技師著三級防護服,經過緩衝區進入污染區。樣本經由傳遞窗傳遞,避免實驗室內部的氣體互通。

華大基因國內火眼實驗室總指揮朱師達介紹,樣本從採樣點送到“火眼”實驗室後,先滅活,然後由採樣管取出放入樣本板,再進行自動化核酸提取、PCR擴增。如果某個樣本含新冠病毒核酸,經過30-40個迴圈的擴增,其病毒序列就會被檢測出來。

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工作人員介紹,“火眼”實驗室參與了我市核酸檢測“三大戰役”,分別是“四類人員”核酸檢測、復工復産核酸檢測、全市集中核酸檢測,它是全市檢測能力最強的機構之一,為我市抗擊疫情做出了重要貢獻。

8月3日當天,“火眼”實驗室檢測了158份樣本,但在武漢集中核酸檢測期間,“火眼”實驗室投入200位檢測人員,“三班倒”工作,40台擴增儀24小時不停運轉,日檢測量超3萬份。

實驗室核心儀器及試劑盒“自給自足”

“火眼”實驗室又名武漢華大病原生物安全實驗室,達P2安全級別。1月底2月初,我市核酸檢測任務量激增,除了可開展核酸檢測的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外,我市積極動員第三方檢測機構參與。

華大基因提出建設“火眼”實驗室,取自“孫悟空火眼金睛”的典故,讓新冠病毒“無處可藏”。實驗室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可容納足夠的儀器和人員,採用負壓設計,外面的空氣可以進來,內部的空氣無法外泄,經專門的過濾通道後排出。

“建設如此高標準的負壓實驗室,按照以往的經驗至少要3個月,而中交二航局和我們當時只用了5天4夜。”朱師達説。

小小的核酸檢測試劑盒,看起來像普通的感冒藥盒,毫不起眼,卻是新冠病毒的追蹤“獵手”。不同於我市其他核酸檢測實驗室,“火眼”中用到的核心儀器設備、檢測試劑均由華大自主研發生産,檢測人員也都是自有員工,因此實驗室運轉靈活、銜接緊密,工作效率高。

“火眼”在全球17個國家落地

6月23日,北京首座氣膜版“火眼”實驗室正式運作。該實驗室位於北京大興區體育中心內,可移動、自動化,經過升級後,實驗室由9個氣膜艙擴建至16個,日檢測通量達到10萬人份,成為當前全球日檢測通量最大的氣膜“火眼”實驗室。

截至目前,華大基因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在北京、武漢、深圳、天津等16個主要城市落地,全國“火眼”實驗室最大日檢測通量超20萬人份。

“火眼”實驗室從武漢誕生,走向全球,已成為抗疫行動的“中國名片”,目前已在阿聯酋、汶萊、塞爾維亞、沙特、澳大利亞、菲律賓、加拿大等17個國家和地區落地。

華大基因創始人汪建介紹,華大基因將立足武漢“火眼”實驗室,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將“火眼”實驗室檢測技術從傳染病向出生缺陷、腫瘤等疾病延伸,打造産業集群。同時,在漢建設生命科學研究院,承擔生命科學領域基礎研究,助力武漢重振。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