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銀行:數字繳費描繪智慧生活新圖景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中國光大銀行積極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通過持續深耕數字金融服務,實現惠民便民“零距離”。近日,光大銀行發佈《2024年中國便民繳費産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也是該行連續第十年發佈數字繳費領域專業報告。《報告》顯示,我國數字繳費産業不斷推進數字化、平臺化、智慧化,便民滿意度不斷提升。

十年發展變遷 數字繳費與民生服務同頻共振

《報告》指出,繳費産業歷經傳統繳費期、線上化遷移期、開放式平臺期、數字化深耕期與智慧化探索期五個時期。數字繳費的普及極大便利了民眾生活,增強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融入,繳費産業發展活力顯著增強,生動詮釋了繳費産業與時代同頻共振、增進民生福祉的深刻內涵。

2015年光大銀行首次發佈《中國便民繳費産業報告》,十年間見證並參與了便民繳費産業的數字化升級與變遷。作為光大銀行在民生服務和數字金融領域精耕細作、創新求變的典型代表,“光大雲繳費”將中國各類繳費服務、各種繳費渠道、支付結算功能標準化整合,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輕鬆實現線上繳費,廣泛應用於水、電、燃氣、社保、教育、物業、醫療、通訊等1.7萬餘項線上繳費項目。截至11月末,“光大雲繳費”本年服務人次已超過30億次,為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數億用戶提供便捷安全的繳費服務。

數字化持續深入 繳費産業指數連續七年穩中有升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推動數字金融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提出要堅持人民至上,以服務大眾為價值目標,有效提高金融産品服務的可獲得性和普惠性。《報告》顯示,個人繳費數字化程度持續加深,2023年線上繳費比例已達77.77%,相比2018年提升了近30個百分點;2023年鄉村地區線上繳費率達76.21%,與城市地區差距進一步縮小,標誌著數字繳費讓便利新生活成為現實。

為了更好地刻畫我國便民繳費産業整體發展情況,《報告》對産業指數進行了系統性升級——“中國便民繳費新質指數”從社會、産業、公眾三大視角出發,對便民繳費産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升産業發展質效、優化用戶體驗進行了全方位、多維度刻畫。

《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便民繳費新質指數為89.39,較前一年提升2.08,連續七年穩中有升。這一指數的提升,不僅反映了繳費産業整體服務品質和用戶體驗的進一步提升,也體現了繳費産業在社會責任履行、技術創新和效能躍升方面的顯著進步。

數據挖掘應用與標準化 開啟繳費産業新篇章

隨著數字繳費的蓬勃發展,繳費數據作為一類新興且重要的數據資源,正逐步展現其深遠價值和應用潛力。《報告》指出,憑藉真實、高頻、覆蓋廣泛等特點,繳費數據在反映用戶消費習慣、支付偏好和資金流動狀況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繳費數據將在個人生活、政府管理、企業運營和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

然而,當前繳費數據面臨標準不統一、沉睡數據眾多等問題,其價值難以得到充分地發揮。因此,繳費産業亟需推進數據標準化工作,確立統一的數據格式、編碼規則及交換標準,促進數據的無縫流通與共用。在這一過程中,同時應強化數據安全管理,確保數據的合法合規使用,保護用戶隱私。繳費數據的標準化建設,不僅有助於推動繳費産業的革新與升級,更將助力於數字中國建設。

展望未來,光大銀行將繼續深耕數字便民金融服務,以“光大雲繳費”為載體,以數字金融為動能,全力投身於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推廣)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