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致牛肉價格下跌 為何創5年新低?
□牛肉價格持續下跌,既受國內消費增長放緩、國外進口牛肉增加的影響,也受肉牛生産持續增加及奶業等相關産業的影響。既有季節性、週期性因素,也有來自供需端的結構性因素。
□從短期來看,牛肉價格會隨著秋冬兩季到來,居民消費意願增加出現週期性、季節性回暖。從長期來看,一定程度上會形成産能下降,牛肉價格明顯恢復需要兩年左右或者更長的時間。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6月21日,全國農産品批發市場牛肉平均價格為60.91元/公斤,比1月份均價80.41元/公斤下跌了24.25%。截至6月份第2周,全國牛肉周均價已經跌至69.96元/公斤,同比下跌16.4%,已經連續18周下跌,降至2019年水準。從育種、養殖、屠宰加工到餐飲的肉牛産業鏈各個環節價格均明顯下跌。多數養殖戶的養殖收益處於盈虧平衡點附近或虧損,主産區養殖戶虧損較為明顯。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楊春表示,本輪牛肉價格下跌持續時間長、下跌幅度大、波及鏈條廣。
長期高高在上的牛肉價格為何創5年新低呢?
楊春認為,當前牛肉價格持續下跌,既受國內消費增長放緩、國外進口牛肉增加的影響,也受肉牛生産持續增加及奶業等相關産業的影響。既有季節性、週期性因素,也有來自供需端的結構性因素。
供應增長源於我國牛肉産量的逐年攀升,以及國外牛肉進口的持續增加。我國牛肉産量已連續10年保持增長,期間供應量增加了140萬噸。2023年,我國牛肉産量達到753萬噸,較上年增長4.8%。2024年一季度,我國牛肉産量186萬噸,同比增長3.6%。同時,由於牛奶價格一路下滑,奶牛養殖出現不同程度虧損,為降低成本緩解虧損,奶牛養殖戶加速淘汰低産奶牛作為肉用牛,進一步增加了牛肉市場供應。此外,自2013年以來,我國牛肉進口量不斷增加,2023年我國牛肉進口量達到273.7萬噸,為2013年進口量的9.3倍。2024年1月至4月,我國牛肉累計進口99.57萬噸,同比增加22.0%。國內牛肉産量逐年上升和牛肉進口量屢創新高,都是造成當前牛肉價格持續走低的供給側原因。
需求增幅放緩主要受結構性和週期性兩方面因素影響。需求結構性走低來自於城鄉收支增幅放緩,作為肉類産品中價格最高位的牛肉産品,不可避免地受到居民消費意願降低的約束。從週期性角度而言,居民對肉類消費受季節和氣溫的影響。隨著夏季天氣轉熱,居民對肉類季節性消費需求減少,也是造成近期牛肉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低價牛肉主要是受低價進口牛肉和低價奶牛肉的雙重影響。近年來,牛肉進口來源市場逐步拓展,進口來源國不斷擴充,特別是澳大利亞等國牛肉進口關稅降至零,國外低價牛肉進口增加。2024年1月至4月,我國進口牛肉平均到岸價格為每公斤34.71元,同比下跌9.7%,明顯低於國內市場牛肉價格。同時,大量供應市場的奶牛肉價格也往往低於普通牛肉價格。楊春對寧夏産區調研發現,奶牛肉價格一般比普通牛肉價格低15%至20%。據測算,進口牛肉和奶牛肉佔市場供應量約30%,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牛肉價格下跌。
楊春表示,當前肉牛養殖虧損明顯,部分養殖戶還款壓力激增,資金週轉困難,開始被動減産或退出養殖,甚至一些優質的基礎母牛被提前屠宰,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肉牛産業發展。從深層次來講,本輪牛肉價格下跌也反映出我國肉牛産業抗風險能力偏弱和競爭力有待提升。對於後市,從短期來看,牛肉價格會隨著秋冬兩季到來,天氣轉冷,居民消費意願增加而出現週期性、季節性回暖,但價格將依然處於低位。從長期來看,當前正處於養殖虧損加大的情況下,生産端的逐步調整,後期一定程度上會形成産能的下降,考慮到肉牛養殖週期長,生産調整節奏較慢,牛肉價格明顯恢復需要兩年左右或者更長的時間。建議養殖戶結合自身資金、産能等情況,及時作出調整,降低市場風險,努力探索最優養殖規模結構及生産管理模式。
責任編輯:李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