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更易起火?電池起火比汽油起火更難撲滅且易復燃

【新能源汽車更易起火】近日,多起交通事故讓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再度受到廣泛關注。夏季高溫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是否有影響?如果有的話,如何更好應對和避免?

根據過去六年企業報告的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分佈,可以看到歷年6至8月均為明顯高發期。起火時段分佈較為平均,每天7時至9時及13時至18時起火數量相對較多且集中。而從車輛外部見到明火到駕駛室起火,平均間隔時間僅有64秒。

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員張良稱:“因為隨著高溫高濕,包括夏季的雨季,可能都會帶來相應的危險因素。平常要做到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檢測,查看底盤有沒有磕碰,在充電過程中,儘量不要出現過充現象。一旦發生火災,第一時間逃離車輛,然後報警,等待專業的消防救援人員進行救援。”

專家反覆強調,新能源汽車起火後基本上都具備安全逃生時間,一定要第一時間離開車輛,不要進行自行滅火等嘗試。

電池起火比汽油起火更難撲滅且易復燃

新能源汽車碰撞後起火甚至是非碰撞狀態下的自燃現象,一直是橫亙在車企和消費者之間的一道隱形的墻。那麼,新能源汽車真的更容易著火嗎?

我們首先找到了近三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火災數量,統計計算後發現,新能源汽車的火災發生率從2021年的萬分之1.85降低到了2023年的萬分之0.96。與此同時,燃油車的起火率則在萬分之1.5左右。整體來看,當前新能源汽車的起火率甚至低於燃油車。

與此同時,我們也找到了國際上的公開數據。在世界上新能源汽車銷量比例最高的國家挪威,汽油和柴油汽車的火災發生率是新能源汽車的四到五倍。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稱:“電動汽車著火的事故率應該是小于油車的,這個是有統計的,但是我們對於電動汽車出了事故時的處理方式,不像油車那麼有經驗。”

儘管新能源汽車起火概率並沒有比燃油車更高,但是電池起火比汽油起火更難撲滅,復燃率較高,這也是新能源汽車起火備受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能源汽車起火原因是什麼?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起火的概率其實是低於燃油車的,但仍然需要引起重視。那麼當前新能源汽車起火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或者在什麼場景下更容易發生起火事件呢?

我們首先找到了去年公開報道的全部270余起新能源汽車起火案例,發現其中碰撞後發生火災的概率僅佔10%左右,在充電或靜置狀態下起火的比例則超過了50%。

我們在輿情分析平臺上搜索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起火”的相關報道傳播情況,系統生成了其中傳播率最高的詞——自燃。相比較于交通事故,也就是碰撞後的起火,新能源汽車在靜置、充電或是正常行駛中出現的“自燃”,討論度明顯更高。許多發佈者都強調了“正常停放”“沒開、沒碰、沒撞”等內容。

那麼“自燃”的原因又究竟是什麼?記者來到了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這裡與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共同成立了汽車火災安全聯合研究實驗室,對過去幾年發生的新能源汽車火災事件做了詳細的分析。

結果顯示,除了交通事故、底部碰撞等情況,與電池相關性最大的起火誘因叫作電池熱失控。

汽車火災安全研究聯合實驗室副主任鮑歡歡介紹:“動力電池的熱失控是在使用過程中溫度上升的不可控的現象,因為一些不當的充電行為,包括在使用的過程中,因為一些底部的托底或者是剮蹭,包括長時間的泡水,都可能會觸發動力電池熱失控的現象産生。”

基於報告和數據分析,我們還原了一輛車在發生電池熱失控後的大致情況。從熱失控到起火的間隔如果在5分鐘內,車內最高溫度將達到437℃。而如果可以將時間延長至5分鐘以上,車內最高溫度可大幅降低至85℃,意味著逃生成功率大幅提升。

正因如此,我國規定,所有國産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一旦發生熱失控引發的起火,中間間隔時間至少達到五分鐘,也就是説,車輛需要確保具備人員安全逃生的條件。

熱失控後能否做到不起火?

既然電池熱失控到起火的時間可以通過技術延長,那能不能再進一步,直接做到熱失控後不起火呢?我們再來看記者的調查。

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的最新報告,當前電池從技術層面已經可以實現熱失控後“不起火、不爆炸”。也就是説熱失控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起火可以。

我們看到,電池熱失控絕不等於一定起火。儘管熱失控仍然可能會因為充電不匹配、涉水行駛等因素發生,但熱失控後完全可以做到不起火,這就能從根本上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隱患。就在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發佈了一則《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徵求意見稿)。

然而,這個《安全要求》並不是首次提出,事實上,從2021年起,我國就已經開始實施了相關的一套安全標準。那麼,為什麼時隔三年要重新修訂這套標準?

記者找到了這兩個版本,對比發現新標準所做的主要修改針對的正是電池在熱失控後如何做到“不起火、不爆炸”。提出了針刺、外部直接加熱、在電池單體內部佈置加熱片3種觸發電池單體熱失控的試驗。提出只要觸發熱失控後,電池包或電池系統出現起火爆炸現象,該電池就不符合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要求。也就是説,只要起火就不合格。

專家表示,當前,熱失控後不起火、不爆炸的技術已經開始應用到新車上,這也是新能源汽車起火概率逐步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當新標準正式實施後,將再一次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性。

我國形成動力電池全産業鏈安全保障體系

我們看到,從技術上熱失控後能夠做到不起火、不爆炸,國家也開始推出相應的標準和規定。不僅如此,當前,我國已形成動力電池全生命週期、全産業鏈的安全保障體系。

專家介紹,“只要起火就不合格”這樣嚴格的標準在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管理中都是最高的。不僅是從電池生産製造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久前我國還發佈了“電動汽車消防安全評價規程”,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火災安全制定了測試和評價方法,形成新能源汽車全生命週期、全産業鏈的安全保障體系。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稱:“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和國際上的發展不太一樣,我們採取了全生命週期共同來管安全問題。首先我們立足於電動汽車數據要聯網,電動汽車隨時的安全狀況有後臺監測。再一個就是電池本身電芯要安全,現在我們又有了可以作為世界經驗推廣的電池包和整車設計的安全技術。”

當前,企業正加快技術迭代,讓電池在各種極端情況下保持穩定。同時,國家層面正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安全強審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不僅僅是動力電池,針對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安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近日也發佈了新標準,規定了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在碰撞後應滿足的整車氫氣泄漏量、乘員艙氫氣泄漏率以及儲氫氣瓶的安裝強度要求和試驗方法,有效提升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碰撞後的安全性,進一步嚴格、細化新能源汽車安全規範。

責任編輯:李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