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要在全省範圍內推行MDT 看病不再“尋尋覓覓” 多學科診療讓你少走彎路

近期,2024年河南省醫政重點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提到,要在全省範圍內推行多學科診療(MDT)。你了解MDT嗎?目前,鄭州各大醫院此項工作開展得咋樣?對患者來説,又有哪些切實意義呢?

何為MDT?

“我到底得了啥病?都已經做了這麼多檢查了……”“內科醫生讓我吃藥觀察,外科醫生讓我做手術,我該如何選擇?”在求醫問診中,你有沒有類似疑惑?尤其對於得了疑難病的患者來説,他們本以為能抓住“救命稻草”,可兜兜轉轉、尋尋覓覓後,有可能更焦慮、更糾結了……

現如今,疾病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日益增加。傳統的單學科診療模式已經難以滿足臨床需求,特別是在面對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複雜疾病時,單一科室往往難以制定出全面、有效的治療方案。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能提供“一站式”診療服務呢?答案就是:MDT。

它是指,由來自不同學科的專家共同組成診療團隊,針對某一疾病,通過會診、病例討論等形式,綜合各學科意見,為患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的一種診療模式。

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醫療模式中單一學科治療的局限性,可以實現醫療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提高診療效率和品質。

讓患者少走彎路

鄭州各大醫院此項工作開展得怎麼樣?日前,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來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際醫學部進行走訪。

“近期接診一個6歲的孩子,癲癇發病兩年多,用了4種抗癲癇藥物都沒好,輾轉幾家醫院,都沒有得到明確的診療方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連亞軍説,得知消息後,他們就聯合小兒神經科、神經內科等9個科室,進行了多學科診療。“果然,在患者腦袋裏發現一個很小的病灶,局部皮質發育不良,做手術後效果非常好。”

連亞軍告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要説MDT的意義,這很明顯了,就是大家群策群力,發揮專業所長,少讓患者走彎路、走錯路,一站式解決問題。

像這樣因病情複雜,奔波在各醫院、各科室之間的患者還有很多……據悉,自2019年,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際醫學部開診以來,已成立54個MDT診療團隊,會診相關疾病100余種,2023年會診987人次。

開創首診MDT模式

除了針對疑難病例外,河南省腫瘤醫院還聚焦首次來院患者,進行首診,實現MDT模式精細化。

醫院醫務部副主任張萌介紹,腫瘤疾病的臨床表現具有多樣性,早診早治對腫瘤患者預後起著決定性作用。不同於晚期腫瘤患者,或是複雜、疑難病例的MDT,對於腫瘤患者首次診斷的準確性,以及明確診斷後治療方案的系統性、全面性,對診療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醫院以首診住院患者為切入點,推行針對各個單病種的MDT診療模式,將精準診療關口前移,這是符合腫瘤疾病特徵的、對傳統MDT診療模式進行優化的創新舉措。

7月17日下午,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來到醫院,實地探訪了肺癌MDT全過程。

據悉,只要是住院的患者,都會進行首診MDT。現場,先由主管醫生彙報患者的病情,接著,包括呼吸內科、胸外科、放療科、免疫科、病理科、影像科、腔鏡中心、介入科等科室在內的MDT專家們,對病例進行討論、診斷,並分期,以及給出最規範、精準的治療方案。在遇到典型病例時,各科專家們還會一起學習。

讓患者受益 讓醫生更有力量

現場,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聽到這樣一個病例,有一位60歲的肺癌患者,在海南遊玩的時候突然出現左側面癱症狀,外地醫院也一直按照面癱進行治療。

來院就診後,會診專家立即對其進行了肺癌及腦轉移瘤的MDT。會診專家認真審閱患者的腦部磁共振影像,發現患者腦部的三叉神經和舌咽神經出顱的地方有小病灶,結合病史考慮腦轉移瘤,進行放療後,患者症狀明顯好轉。

“腫瘤患者比較特殊,如果第一步的治療方向錯了,會大大影響後續的治療。”河南省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肺癌MDT專家組組長葛紅説,而MDT團隊能夠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制定出合理的治療順序,如潛在可切除肺癌患者,是手術前進行化療/免疫治療,還是手術後聯合其他治療手段等,從而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前,河南省腫瘤醫院已實現乳腺腫瘤、結直腸腫瘤等17個病種MDT常態化。

值得一提的是,該院還注重與基層醫療機構的合作,通過專家下沉、遠端會診等方式,將MDT模式推廣至更廣泛的地區。

據了解,鄭州各大醫院,如河南省兒童醫院、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等都在積極推進多學科診療。

除了能讓患者受益外,MDT也確實讓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更有力量。經過走訪,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發現,這種力量不僅體現在綜合評估與精準治療上,避免了單一學科治療的局限性,提高了治療效果,也體現在醫生專業互補與協同作戰上,體現在持續學習與專業成長上。

責任編輯: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