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第二屆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丨心有熱愛 跨越山海——一位盧森堡老者的河南情結

當地時間6月19日上午,盧森堡中國文化中心一片忙碌。作為“空中絲綢之路”河南文化旅遊系列活動的一場重頭戲,“漢字”展下午3點將在此舉行。

正當記者操著蹩腳的英語,與來自法國的前臺小姑娘卡桑娜費勁交流的當口,中心的玻璃門“吱呀”一聲被輕輕推開,一位身材高大的老人顫顫巍巍走進來,徑直走向介紹“漢字”展的易拉寶,他的右手手背上貼著一片創可貼,似乎剛挂過點滴。

記者和卡桑娜一起迎上去,看看能否幫上忙。現場於是尷尬起來——老人“主攻”德語、略通法語,卡桑娜法語精通、漢語入門,記者中文專業級、外語不能提。在一番“連比畫帶猜”的極限拉扯後,我們終於弄清了老人的來意。

老人名叫布拉切克,地道的盧森堡居民,年底將迎來80歲生日。這次的“漢字”展活動,他很早就在中國文化中心做了預約。然而不巧的是,由於身體抱恙,老人下午2點30分約了醫生。懷著遺憾又不捨的心情,布拉切克專程繞道來到中心,打算看一看活動現場。

“您去過中國嗎?”在卡桑娜“兩摻式”翻譯的幫助下,記者與老人攀談起來。

“那當然,我先後10次去過中國!”布拉切克自豪地説。從老人的敘述中我們得知,他是一名退休工程師,自20世紀90年代起,受政府邀請多次到中國短暫工作。“我去過北京、上海、杭州,還有河南的洛陽。白馬寺、龍門石窟太美了!”他告訴記者。

為了參加“漢字”展的啟動儀式,布拉切克做了不少“功課”。“我知道河南是最早的中國,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他説,錯過啟動儀式會很遺憾,但如果身體允許,他打算再去一趟河南,用親身體驗彌補這個遺憾。

“河南歡迎您!”記者向他發出邀約,“現在盧森堡開通了到河南鄭州的直達航線,9個小時就到了。”

“真的嗎?太好了!那我要把這個計劃提上日程了。”布拉切克高興地説。

記者 歸欣 杜小偉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童林

責任編輯:李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