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行業洗牌走向深入:多只ST地産股面臨退市 信心仍有待回歸

面臨退市命運的房企還在增加。

據澎湃新聞統計,截至目前,已有*ST藍光(600466.SH,藍光發展)、*ST中天(000540.SZ,中天金融)、ST美置(000667.SZ,美好置業)三家A股房企觸及退市指標面臨退市,港股房企新力控股集團(02103.HK)已經從交易所退市。

除此之外,目前ST陽光城(000671.SZ)、ST泰禾(000732.SZ)、*ST嘉凱(000918.SZ,嘉凱城)、ST世茂(600823.SH,世茂股份)、*ST新聯(000620.SZ,新華聯)、*ST泛海(000046.SZ,泛海控股)、ST粵泰(600393.SH,粵泰股份)、*ST海投(000616.SZ,海航投資)、*ST宋都(600077.SH,宋都股份)等房企也已經站在了退市的邊緣。

根據證交所發佈的退市新規,股票分為主動退市和強制退市兩種情形。強制退市包括財務類退市、交易類退市、規範類退市與重大違法類退市。“面值退市”屬於交易類強制退市的一種。根據相關規定,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則會被交易所強制退市,且沒有退市整理期,直接終止上市。

曾經的地方房企一哥面臨退市

作為曾經的“四川一哥”,藍光發展如今已走到了退市的邊緣。

5月10日,藍光發展發佈了關於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監管工作函的公告。上交所表示,截至2023年5月9日,藍光發展股票已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人民幣1元,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月修訂)》第9.2.1條的規定,公司股票已經觸及終止上市條件。藍光發展股票將自5月10日開市起停牌,上交所將在此後15個交易日內召開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會議進行審議,並根據上市審核委員會的審議意見,作出相應的終止上市決定。

從業績上來看,藍光發展2022年出現了鉅額虧損。

2022年藍光發展營業收入約193.04億元,同比減少4.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49.4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242.0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産約-238.69億元,同比減少1858.96%。

藍光發展一季報顯示,一季度藍光發展營業收入45.04億元,同比減少36.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72億元,期末總資産1284.7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245.23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14.9億元。

貴州省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天金融也已觸發退市。

官網資料顯示,中天金融成立於1978年,1994年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貴州省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天金融是貴州省內規模大、綜合實力強的民營企業之一,擁有一級房地産開發資質,經營範圍主要為房地産開發、保險、證券等業務。

在中天金融交出的2022年年報中,公司也出現了凈利潤大幅度下降的情況。

中天金融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營收84.46億元,同比減少57.02%;歸母凈利潤-160.5億元,同比減少150.15%;扣非凈利潤-136.8億元,同比減少124.25%。

行業面臨洗牌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稱,除了前述已退市及即將退市的房企之外,中國恒大(03333.HK)、世茂集團(00813.HK)、中國奧園(03883.HK)、花樣年控股(01777.HK)、祥生控股集團(02599.HK)、佳源國際控股(02768.HK)、力高集團(01622.HK)、當代置業(01107.HK)等超20家港股房企仍處於停牌狀態。近日房企退市的企業明顯增多,退市原因在於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此種現象一方面説明瞭此次市場的復蘇是曲折的,雖然一季度市場成交回升明顯,但不足以代表行業的債務危機解決,進入4月,市場交易規模衝高後回落,行業市場情緒再度下降,出險房企的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大,股價觸發低於1元,加速了出險房企退市。

值得一提的是行業出險房企集中退市的現象也在預期之內,是房地産高速發展之後的必然階段,近年來,隨著高杠桿的商業化運營模式發展,房企格局呈現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局面,出險房企逐步退出是必然趨勢,此次退市也是房地産業的優勝劣汰的表現,是行業大洗牌的表現,未來房企也應降低自身的負債率,回歸到高品質發展階段,以産品和服務取勝,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仍在等待信心回歸

2021年下半年房地産市場下行,房地産銷售業績下滑,資金回籠得不到保障,加之當時融資端的收緊導致房企融資並不樂觀,因而多家房企開始陸續因現金流問題導致公司出現流動性危機。雖然信貸、債券、股權三個融資渠道的“三支箭”均被放出來支援房企融資,但這也難以惠及全部房企。

克而瑞此前的報告顯示,整體來看,“三支箭”是政府向市場投石問路,目前雖激起少許水花,但民企信用水準離真正修復還需要更多時間和利好政策支援,當前民營房企的整體融資環境則仍未全面回暖。在境內,銀行授信和債券增信基本上仍然偏向支援財務狀況較為良好的優質民企;股權融資雖然大多數民營房企都可以使用,2022年12月以來民營房企配股融資的熱情也相對較高,但是這種融資方式卻並不具有可持續性。在境外,雖然部分優質民企通過內保外貸完成了境外融資,但是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境外融資環境依然艱難。

在這種背景下,2023年民營房企仍將迎來較大規模償債潮。雖然其中有部分企業憑藉著手中較為優質的資産完成了債務的重組,短期內緩解了償債的壓力,但是更多的企業則沒有這種能力。未來對於這些民營企業而言,除了繼續等待融資環境的回暖之外,還需要等待房地産市場需求端的企穩回升,以及金融機構、購房者等市場多方的信心回歸,形成行業正常的良性迴圈,之後帶來的銷售端現金回流才是企業流動性危機的治本良藥。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4月房地産企業非銀融資總額為728.2億元,同比下降5.4%,環比下降20.7%。行業平均利率為3.79%,同比下降0.2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從融資結構來看,房地産行業信用債融資408.5億元,同比下降5.1%,環比下降38.8%;海外債發行0億元;信託融資40億元,同比下降59.1%,環比下降11.5%;ABS融資283.8億元,同比下降27.4%,環比上升35.4%。從融資成本來看,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4月份融資綜合平均利率為3.79%,同比下降0.2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融資綜合平均利率下降主要是本月信託融資成本走低,拉低了整體利率。

責任編輯:李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