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固沙人的18年光陰2400畝林地 造林難護林更難
走進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四合城鄉劉家村的一片山丘,舉目四望,草木蔥蘢、綠影婆娑。彎腰從樹影掩映的小徑上抓起一抔黃沙,細沙很快從指縫滑落,似乎正在講述這片土地曾經的荒蕪。
這裡位於科爾沁沙地南部,近20年前常常漫天飛沙,面臨著沙進人退的危機;而如今,有人在連綿起伏的沙丘上培育出一片綠洲,築起一灣綠色生態屏障。
這個故事,有關2400畝林地、20余萬株樹木,和造林人侯貴18年的光陰。
“我不過是造了點林”
皮膚黝黑,乾瘦,灰色布衫背部位置被汗水沁掉了顏色……見到侯貴時,他正在為松樹苗澆水。今年68歲的侯貴是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四合城鄉劉家村村民,他自小生活在這裡,對童年最深刻的記憶,是每逢大風天父母便不許他去離家較遠的地方玩耍。“起了風就找不到家了,因為沙子揚起來就辨不清方向了。”侯貴説。
“再不固沙,我們村估計就得搬遷。”據侯貴回憶,20年前沙丘離村莊不到2公里並會隨風移動。“剛播種的種子不到半天就被風沙吹跑了,即使長出小苗,一陣風沙過去就給埋上了。”為了保住家園,侯貴決心上山種樹。
2001年,侯貴開始通過剪樹枝、扦插等方式在自家地裏栽培楊樹苗,然後移植到山上。“剛開始成活率不到一半,有的地方種三四回才能紮下根。新栽的樹澆完水四五天后再去看,地表就又有近10釐米的幹沙了。”儘管困難重重,侯貴還是在第一年就種下了300畝楊樹。
此後18年間,侯貴的生活便與植樹固沙聯繫在了一起,他先後在2400畝沙地上種下了20余萬株樹木,使沙丘變林地。育苗、挖坑、種樹、挑水、巡山……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侯貴總結了些造林小竅門:春季造林墑情好,秋季造林得灌足水;買的樹苗嬌氣,自己培育的樹苗省錢又易活。
如今,這片林地唯一灰突突的“色塊”,是侯貴去年還在居住的護林房。室外涼風習習,進入屋中卻十分悶熱。“這房子地勢低,夏天熱,冬天卻冷得要命。”侯貴妻子李樹媛説,“每年寒冬只能把土炕燒熱、鐵盆裏燒上木炭,棉帽、大頭鞋不脫,直接鑽進8斤重的棉被裏,就這樣也凍得直打哆嗦。”
小屋炕上有個板凳,上面架著一塊傾斜著伸出窗外的石棉瓦。“房頂漏水,水盆接不過來,我就想了這麼個辦法。一直想重修房頂,可手裏有點錢就被我用來種樹了。”
“我不覺得苦,我不過是造了點林。”侯貴説。
造林難,護林更難
“我們這裡養牛羊的人家多,牛羊群進林地啃食苗木,林就白造了。4年生的松樹苗牛羊踢上一腳就折斷了,根本救不活。”自造林起,侯貴很少回山腳下的家,即使大年三十晚上也是在家吃完餃子就匆匆趕回山裏。
“最開始大家保護林地意識不強,不少人來這裡放牧。”侯貴經常早晨四點多就到林地巡山,同行的是他養的幾隻小狗。“別看這土狗個頭不大,只要有動靜,它們遠遠一叫,放牧人就知道我們在守著林子了。”
近年來,隨著政府不斷加強管理、宣傳,加上人們護林意識提高,在林區放牧的人越來越少,但侯貴依舊堅持一天巡山兩次。“2016年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為這片林地外沿圍上了圍欄,方便管理了。”那之後,侯貴巡山時會背上鐵絲、鉗子等工具,發現圍欄有破損就及時修理。
“之前有人破壞圍欄,他就把帶刺的鐵絲擰在一起,戴著厚手套修理,手還是被刺破了。”説到這裡,妻子李樹媛滿眼心疼。
除了造林,侯貴非常愛護林地裏自然生長的草。“樹固沙能力強但生長慢,草不一樣,種子落地就紮根,也能有效固沙。”
站在栽種的第一批樹前,侯貴感慨萬千。昔日的小楊樹苗如今長成參天大樹,指引著後種的樹生長。“這兩年遇到了難題,氣候乾旱,正值壯年的楊樹得了立枯病,死了快有三分之一了。”楊樹枯死,成了侯貴最大的煩心事。
“不對林地進行改造,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對於未來,侯貴有了新規劃。
他是樹的依靠,樹是他的榜樣
精心種植的楊樹一棵棵患病死掉,撫摸著乾枯的樹榦,侯貴心中如同打翻了苦水一般。痛定思痛,他決定培育種植生命力更頑強的樹種。“在林區西邊有一棵五角楓,樹齡估計上百年。我時常去看它,它是我的榜樣。”
受此啟發,侯貴決定培育生長較慢但生命力更旺盛的松樹和楓樹。“一片林只種一種樹容易出現連片式的死亡,未來5至7年我將對林地進行改造,每50米寬的林帶換一個樹種;在種樹時挖溝將樹苗種在低地,這樣雨水不跑不散,人工澆灌也更省水。”
“親戚朋友都勸我,説這麼大歲數還不下山享福。但只要我能動,就絕不下山,我要把這片林子改造成精品林。”侯貴説。
談到最欣慰的事,侯貴説是見到了生態環境的改善。“通過這十多年的努力,自然林保住了,人工林也在不斷擴大。”隨侯貴巡山的過程中,不難發現黃羊、松鼠、山雞、野兔的蹤跡,之前沙進人退的荒蕪之地,如今生機再現。
在彰武,侯貴不是唯一愛林護林之人。“馬背上的綠色守護神”護林員李東魁、遼寧省沙地所的一批批科研人員……在這裡,沙地治理者造就和續寫著“大漠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