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吃6種豆,清熱解毒,平安過“苦夏”

編者按: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吃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吃飽”演變為“吃好”,面對琳瑯滿目的食品,怎麼吃才能在滿足味蕾的情況下,又能吃出健康呢?人民健康網為“吃貨們”量身定制了一檔《吃貨指南》欄目,讓您成為一位健康“吃貨”。

夏季吃綠豆清熱解毒

夏季外感風熱,咳嗽心煩時,也可以熬製綠豆百合粥,用綠豆、鮮百合各50克,大米60克,根據個人情況,可酌加白糖適量。

綠豆、大米煮粥,豆米煮至開花時,加入百合煮熟,加白糖調味即可。每日1劑,分2次食用,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寧心去煩等功效。

夏季吃毛豆補鉀緩解疲乏

毛豆就是新鮮帶莢的黃豆,換句話説,毛豆就是黃豆的“青春期”。新鮮毛豆顏色鮮綠,口感很嫩,但隨著水分逐漸減少,顏色由綠變黃,身材也變得渾圓,完全曬乾後就成為我們常吃的黃豆。

雖然毛豆和黃豆是同一種植物,但營養卻有差異。毛豆的蛋白質含量高達40.3克/100克,與黃豆中的蛋白質含量相當,但毛豆因尚未完全成熟且未曾在太陽下暴曬過,其中維生素C含量豐富,約為黃豆芽的兩倍,而黃豆維生素C含量非常低。

毛豆雖然叫豆,但它屬於蔬菜,不是澱粉豆類,營養也有獨特優勢,譬如B族維生素含量很豐富,是一般蔬菜難以比擬的,尤其是維生素B1。由於精白米飯中的維生素B1非常少,因此,對於主要以精白米麵做主食的人來説,可能會缺乏維生素B1,吃嫩毛豆等鮮豆類是非常好的“食補”方法。

毛豆營養豐富且均衡,富含膳食纖維,鉀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夏天快到了,出汗增多,適當吃點毛豆還可以補充鉀,緩解疲乏無力和食欲下降。另外,毛豆本身帶莢,較少有藥害和蟲害,是相對比較安全的“綠色食品”。

毛豆要選鮮嫩的。首先看豆莢,顏色翠綠説明新鮮,飽滿的則豆粒肥大,用手掐豆粒,出汁或很容易掐進去説明比較嫩,否則就老了。鹽水毛豆是最簡單的烹飪方法,用剪刀把毛豆兩頭剪掉,在鍋中加適量清水,放入八角、桂皮、甘草和鹽,水燒開後放入毛豆,煮8~10分鐘關火,浸泡入味就行。注意,毛豆一定要煮熟食用,因為生毛豆中含有一些抗營養物質,若沒有煮熟,吃了以後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情況。

夏季吃豌豆護眼最佳

豌豆是應季蔬菜,顆粒圓潤鮮綠,十分好看。豌豆可不是只以外貌取勝,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有護眼的食療功效;另外,其維生素c含量比較高,好吃又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整天對著電腦的上班族可以來個護眼大餐,將豌豆、胡蘿蔔和玉米一起炒著吃,不僅色鮮味美,而且營養豐富,能有效緩解眼睛幹澀不適。小孩和老人也可以吃,營養豐富,也很好消化。

另外,給大家推薦一款營養健康的主食:豌豆燜飯。米飯快煮好時加入洗凈的豌豆,攪勻後繼續烹煮。煮好後再加入洋蔥絲、熟的瘦肉粒,蓋上蓋再燜一會兒即可。這時大米中穀類蛋白、豌豆中的豆類蛋白和瘦肉中的動物蛋白互補,營養全面,適合白領和學生等人群食用。在選購豌豆時,要選深綠色、有光澤的新鮮豆子,掐一下,嫩的有水流出,老的則硬硬的。

夏季吃蠶豆健脾又利濕

蠶豆性平味甘,不溫不燥,老少皆宜,春末夏初吃些,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營養,且能益氣健脾,利濕消腫,養肝明目,補腎強筋。

蠶豆的吃法很多,較簡單的要數蠶豆米雞蛋湯。先將1斤蠶豆剝殼,取出一顆顆蠶豆,再將蠶豆米一分為二,兩個雞蛋打散。鍋中放油,將大蒜放進鍋中炒一下,加清水燒開後放入蠶豆米,煮開後繼續煮1至2分鐘,將火力調到最小後慢慢倒入雞蛋液,煮沸後撒鹽調味即可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蠶豆不可生吃,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過敏體質慎用,“蠶豆黃”忌食。

夏季吃扁豆消暑化濕

拿扁豆來説,健脾和中、養胃下氣,具有消暑化濕的功效。這對於眼下氣溫高、濕氣重的氣候來説,正好“對症”。

而且,每100克扁豆可食用部分的膳食纖維含量為4.4克,足足比我們常挂在嘴邊的、富含膳食纖維的芹菜多了3倍還要多。平時精米白麵吃得多,體內纖維素含量不足,導致便秘上火的人,趕緊多吃點扁豆吧。但如果是平時辣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吃多了導致的便秘,就不能靠攝取膳食纖維而緩解了,反而有可能越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便秘越嚴重。

另外還要注意,很多人都知道扁豆如果不煮熟煮透很容易食物中毒,但每年各地還是會出現扁豆中毒事件,所以,在飲食安全問題上不要心存僥倖,做扁豆菜時,一定要保證做熟。如果在外面一些餐館吃飯,覺得對衛生不放心,就乾脆不要點豆角類的菜。

夏季吃紅豆補鉀消腫

研究表明,紅豆富含膳食纖維、鉀、鎂、磷、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特別能補充夏季流汗丟失的鉀,心腎功能不好的人尤其適合吃紅豆。

中醫認為,紅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的功效,有利於夏季消水腫。

而紅豆的親戚——赤小豆,利水消腫、解毒排膿作用更強。

一般來説,紅豆煮湯、熬粥均可,也可以和綠豆一起熬煮。紅豆還可以與大米一起煮紅豆飯,能增加粗糧的攝入量。夏季的中期氣溫逐漸上升,以健脾為主,適宜多吃紅豆、紅腰豆。(人民健康網綜合自生命時報、健康時報、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