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想知道的7個防曬問題
盛夏如期而至,在似火驕陽下“炙烤”的你,是不是又想到了防曬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打傘、戴遮陽帽還要不要涂防曬霜?防曬霜到底怎麼涂?曬成“黑木炭”後還能不能“搶救”一下……今天,我們就請專家解答,你最想知道的7個防曬問題。
輕易可達真皮層的紫外線UVA
防曬,主要是防太陽光中看不見的紫外線。紫外線是太陽輻射的電磁波譜的一部分,根據波長被分為UVA(400-315nm)、UVB(315-290nm)和UVC(290-200nm)。UVA又進一步分為UVA1(400-340nm)和UVA2(340-315nm)。抵達地球95%的紫外線為UVA,因為所有UVC和大多數UVB被大氣層中的氧氣和臭氧吸收,另外波長小于290nm的紫外線在地球表面無法檢測到。
抵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可被生物分子(DNA、蛋白質、脂質)吸收,造成無保護細胞的損傷和死亡。為了適應生存環境,所有生物需建立防禦機制以抵抗紫外線的殺傷。在人類未進化之前,人體毛髮可防禦紫外線的侵害。隨著人體毛髮的脫失,對紫外線的抵禦能力下降。
紫外線對皮膚的穿透深度是波長依賴性的,即波長越長,穿透深度越深。因此,UVA可輕易達到皮膚真皮深層,大部分UVB被表皮吸收,僅有少部分能夠達到真皮上層。極少量的UVC達到地球表面後,則主要在角質層和表皮上層被反射和吸收。
紫外線可增加惡性腫瘤發生率
紫外線可增加惡性腫瘤發生概率、引起曬傷、曬黑和不同程度的光老化等。紫外線可誘發DNA損傷,形成突變,導致皮膚腫瘤的發生。目前已經大量研究表明紫外線與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和惡性黑素瘤相關。白色人種喜歡日光浴與皮膚惡性腫瘤發生率高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儘量不要直射太陽,以免增加惡性腫瘤的發生。
另外,短期內紫外線對皮膚的副作用是曬後紅斑(日光性紅斑,可能形成水皰或脫屑)和曬黑。紫外線引起曬後紅斑的能力隨著波長的增長而迅速降低,如360nm紫外線引起的紅斑能力約是300nm紫外線的千分之一。UVB引起的曬後紅斑在照射後6-24小時內達到高峰,罕見即刻紅斑反應。但如果暴露高劑量的UVA後常可見即刻紅斑反應。
曬黑是一種雙相反應,並且有波長依賴性。即刻曬黑可發生在照射期間和照射後即刻,由黑素改變(氧化)和再分佈引起,常見於UVA;遲發性曬黑由UVB劑量大於紅斑閾值(伴有曬後紅斑);因此實際上UVA和UVB都可以引起皮膚的曬黑,在防曬過程中應該注意。
一般來説,白色人種出現曬後紅斑後,皮膚易曬黑。而皮膚較黑及更黑者,特別是亞洲人群,曬黑前一般沒有紅斑反應,基本都是悄無聲息地就黑了。
四類人群更需要注意防曬
光敏性疾病的患者: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日光性皮膚病(多型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日光性蕁麻疹、種痘樣水皰病、著色性幹皮病等)。
老年人:避免陽光直射特別是正午時分,以免誘發皮膚腫瘤的發生。
普通年輕人:避免曬黑和曬傷及預防光老化。
鐳射及化學換膚後患者:避免鐳射術後反黑。
打傘、戴帽子也還需再涂防曬霜
為了預防和避免紫外線對皮膚的輻射,應該避免特別是正午時分在陽光下暴曬,可待在陰涼處,穿防護衣、打傘和用防曬産品。
打傘、戴帽子等防曬後還需要擦防曬霜嗎?
當然是需要的,可選擇防曬指數相對較小的防曬霜,因為雖然打傘、戴帽子可遮住太陽,但地面、草地、水、雪地都可不同程度地反射紫外線。一般草地反射的紫外線為1%,水面反射的紫外線為20%,雪地反射的紫外線為80%。
選擇物理防曬霜還是化學防曬霜?
物理防曬霜:通過一層惰性金屬顆粒膜反射紫外線,通常是氧化鋅或二氧化鈦發揮作用讓紫外線反射出去,讓紫外線接觸不到皮膚。一般這種防曬霜刺激性小,不會被皮膚吸收,敏感肌膚首選,但是塗抹之後泛白,影響美觀。
化學防曬霜:吸收的防曬産品則通過特殊的化學物質吸收UVB和UVA或兩種紫外線,然後以熱量的形式散發出去。主要根據化學結構決定其防曬效果,一般肌膚可以選擇適用,塗抹之後無泛白現象,比較自然。
如何區分物理防曬霜和化學防曬霜?
如何區分物理防曬霜和化學防曬霜,主要看其防曬成分的組成。一般含有二氧化鈦和氧化鋅的防曬霜為物理防曬霜,其他成分的為化學防曬霜。另外物理防曬霜透氣性差且泛白,一般消費者難以接受。
防曬霜指數如何選擇?
日光防護指數(SPF):一般10到50,主要防護UVB,數值越高,防護能力越強
UVA防護指數(PA):一般+到++++,主要防護UVA,加號數越多,防護能力越高。
如何塗抹防曬霜?
塗抹時間:出門前20-30分鐘。
補充時間:一般物理防曬霜3-4小時補充一次,化學防曬霜2-3小時補充一次,
面部塗抹面積:整張臉約涂一元硬幣大小或一指間單位(從一個5mm內徑的藥管中,擠出一段藥膏,恰好達到由食指指端至遠端指間關節橫線間距離長度的藥量)塗抹兩個手掌面積。
曬傷後的處理方法你知道嗎?
輕者(僅有紅斑,無水皰、糜爛):可使用毛巾包裹冰塊後冰敷,且勿直接接觸冰塊,以免凍傷。或用爐甘石洗劑一天三次。
重者(紅斑、水腫、水皰、糜爛等):口服抗組胺藥物甚至小劑量激素,除上述方法外,需外用糖皮質激素、吲哚美辛溶液等抗炎。
曬成“黑木炭”如何補救?
外用含有美白成分的護膚品,如氫醌、熊果苷、酰胺胺等成分的護膚品。
果酸換膚:加速黑素向角質細胞轉運,加速角質細胞脫落,達到美白的作用。
低能量大光斑Q開關1064鐳射(白瓷娃娃):曬黑後不建議做鐳射治療,如果一個月甚至兩個月還未復色,可嘗試使用該方法治療。
口服抗氧化劑,防止黑色素形成:維生素C、維生素E、谷胱甘肽等藥物。
口服氨甲環酸:抑制絡氨酸酶活性;抑制纖維溶酶原-纖溶系統干擾黑色素細胞和角質形成細胞的作用,降低絡氨酸酶活性,從而抑制黑素形成。
這些“光敏物”吃後接觸後要防曬
民以食為天。吃佔據我們的日常,夏季到了,吃了一些光敏食物後一定要注意防曬。光敏性食物指那些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的食物。通常來説,光敏性食物經消化吸收後,其中所含的光敏性物質會隨之進入皮膚,如果在這時照射強光,就會和日光發生反應,進而出現裸露部位皮膚的紅腫、起疹,並伴有明顯瘙癢、灼燒或刺痛感等症狀。
光敏性食物:含葉綠素高的蔬菜和野菜(灰菜、苦菜)。常見光敏性食物有灰菜、紫雲英、雪菜、萵苣、茴香、莧萊、薺菜、芹菜、蘿蔔葉、菠菜、蕎麥、香菜、紅花草、油菜、芥菜、無花果、柑橘、檸檬、芒果、鳳梨等。除此之外,“光敏性海鮮”包括螺類、蝦類、蟹類、蚌類等,同樣含有光敏物質,也需留意。
外源性光敏物質:皮膚日常接觸的如美容化粧品、清潔劑中的香料、防腐劑、苯胺及苯胺類衍生物、染料等;職業環境接觸或外用於皮膚的如焦油、瀝青及一些苔蘚類植物、補骨脂、白芷、香豆素類等。
另外內服藥品如四環素族、灰黃黴素、磺胺類、萘啶酸、非那根、克尿塞類、氯丙嗪等吩噻嗪類、雌激素等都有光敏性。文/于瑞星崔勇 (中日友好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