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車企備戰科創板 新能源汽車存活不易
科創板的熱度有增無減。造車新勢力備戰科創板的熱情也在不斷升溫。
記者注意到,由於新造車企業所處的行業正屬於科創板重點支援範疇,自身主打的科技屬性又符合科創板定位,同時有著強烈的融資需求,目前包括奇點汽車、博郡汽車、合眾汽車、天際汽車、前途汽車等多家車企均表達了登陸科創板的意向。
多家造車新勢力表達上市意向
近些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各種背景的團隊和資源組合映入眼簾:有網際網路背景,有傳統車企背景,有産業上下游背景……
在各家企業産品先後完成交付以及規劃陸續落地,行業內和資本圈也逐漸從質疑、觀望轉變為支援和認可。而隨著科創板的融資大門的開啟,更為眾多車企插上了想像的翅膀。
近日,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CEO沈海寅就正面表達了登陸科創板的意向。
“目前有很多券商在競爭我們這個項目,各個手續的辦理工作正在進展當中。”沈海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券商未定,其他準備工作均已就緒,預計今年年底前上會。
“除了券商未定,其他準備工作均已就緒,預計今年年底前上會。”博郡汽車董事長兼CEO黃希鳴表示,已將目光瞄準科創板上市,目前同樣在與券商和投行溝通中。
在黃希鳴看來,2019年很多車企會熬不過去,這將給存活下來的企業留下更多的發展空間。
“電動汽車行業到2020年、2021年反而是快速上升的時期。”黃希鳴對記者表示。
同樣正在著手登陸科創板的還有合眾汽車。合眾汽車總裁張勇稱,合眾已經在做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造車作為一項龐雜的系統性工程,從廠房建設、資質申請,到技術研發、産能爬坡,再到渠道鋪設、行銷推廣,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資金和時間的投入,這使得自進入2019年以來,企業融資難成為行業現狀。
對此,黃希鳴坦言,“新晉造車企業要做到短期盈利比較難。汽車業本身也不是暴利産業,凈利潤大概也就是5%。做得較好的像豐田、本田等車企,有8%的凈利就已經不錯了。博郡計劃在開工投産之後的三至四年內實現盈利。”
沈海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科創板重點鼓勵的是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和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發展,這些行業普遍存在前期投入大,投入週期長的特點。對於奇點汽車而言,量産工作一直在推進中,iS6將由北汽昌河在江西景德鎮的工廠生産。“目前工廠生産線相關設備早已就位,預計iS6車型將在年底前量産。”
趨勢已至但存活不易
種種跡象表明,新能源汽車汽車趨勢已至。然而,真正能在市場檢驗下得以存活的企業或不超過三家。
“如今傳統車企轉型速度非常快。再過幾年現在的造車新勢力會變成普通造車勢力。整個市場格局留給新的造車也許只有兩三家的機會。”愉悅資本創始合夥人戴汨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後注意到,今年4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8.1%,增速較前明顯放緩。5月份,同比增長率繼續下滑至僅1.8%,引發行業對新能源汽車增長失速的擔憂。新能源汽車整體行業狀況如此,造車新勢力的市場表現可見一斑。2019年一季度,蔚來、威馬兩家企業新車交付量均在4000輛左右,與傳統車企銷售量相比相差甚遠,市場地位堪憂,更難獲資方認可。
與此同時,科創板在設立規則上不僅注重“推動産業發展”,同時也強調需“維持市場穩定”。然而,造車新勢力在盈利問題上差強人意的表現,成為眾多企業普遍觀望乃至審慎申報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也不是所有的造車新勢力都有意通過科創板融資。有車企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上市無外乎是獲取資金,投入擴大再生産。不選擇科創板是因為其交易風險大概率會高於主機板,50萬元的投資門檻限制,客觀上減少了上市企業的融資對象數量,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金流動性,增加了融資難度。
或許正如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所講,在資本寒冬、車市下行的大背景下儘快擺脫初創公司的身份,實現自我“造血”和快速盈利才是最大的問題。
“從今年開始我們的目標將會調整為自我‘造血’來實現發展,並在明年實現盈利。”今年3月份,沈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就表示,融資不會成為威馬汽車的生存方式。對於科創板,威馬汽車還在觀望當中,沒有詳細計劃,“我們當前的主要精力還是把産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