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眼健康“密碼”專家有話説——蘭州華廈眼科醫院眼病科專家喬駿科普眼保護
發佈時間: 2024-12-20 14:42:51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曹洋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明亮、清晰的“視”界,是我們感受世界美好、獲取資訊最為基本的條件。那麼如何應對眼睛出現的一些狀況,保護好我們的明亮雙眸呢?近日,蘭州華廈眼科醫院業務副院長、綜合眼病科主任喬駿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白內障、老花眼、近視等相關健康知識,幫助更多人更好應對和防治眼睛問題,提高生活品質。
白內障:驅散模糊視界的“陰霾”
白內障是全球範圍內導致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內60歲以上老年群體白內障發病率已超80%。
“白內障主要的臨床症狀,包括無痛且緩慢的視力下降和對比敏感度下降,看東西就像霧裏看花,宛如隔了一層霧或毛玻璃,只能看到大致輪廓,但細節看不清楚。此外,白內障還包括屈光改變、單眼復視或多視、眩光、色覺改變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失明”喬駿主任講解道。
白內障高發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長期受紫外線照射者等。喬駿主任介紹,白內障的發病機制極為複雜,導致晶狀體混濁的原因有很多,如老化、眼部局部營養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輻射、外傷、過量飲酒及吸煙等。但這些原因的本質都是晶狀體正常代謝受到阻礙。
對於白內障的治療,喬駿主任表示,利用營養型藥物、抗氧化類藥物等進行保守治療的臨床效果並不顯著,目前,國際上公認的白內障治療手段就是手術,即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該種手術為眾多白內障患者提供了復明的可能,那什麼時候需要做白內障手術?
喬駿主任表示,隨著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最新的成人白內障手術指南指出,當患者因白內障導致視覺功能無法滿足日常視覺需求,並有改善視力的意願,且預計白內障摘除手術可改善現有視覺功能時,可考慮實施白內障摘除手術。並未對視力下降到多少才能做手術做明確的規定,主要還是看自己的感受,不是非要等到看不清才做手術,白內障長的“過熟”,反而更容易出現手術並發癥,部分患者還沒來得及手術就出現繼發性青光眼,不但看不見,還會頭疼、眼疼,導致永久性視力喪失。所以,建議患者根據生活需求儘早手術,早點通過手術享受好的視覺效果。
據了解,人工晶體是應用人工合成材料製成一種特殊透鏡,能夠折射光線並聚焦在視網膜上。白內障摘除後,將人工晶體植入眼內來代替原來的晶狀體,起到聚焦光線作用。
對於人工晶體是不是越貴越好的疑問,喬駿主任介紹,人工晶體的種類很多,按功能分為單焦點、多焦點、連續視程等,單焦點人工晶體只有一個焦點,只能看遠或者看近,多焦點人工晶體和連續視程人工晶體除了遠焦點,還可以提供中、近焦點,從而實現看遠的同時可以兼顧中近視力,以前人工晶體價格較高,多焦點人工晶體價格都在1萬-2萬多之間,大部分患者做白內障手術時選擇單焦點人工晶體以保證遠視力,看近的時候配老花鏡;今年在國家集中採購政策下,人工晶體的價格較前有大幅度下降,多焦點人工晶體價格降到3000到1萬多之間,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植入多焦點人工晶體,選擇解決白內障的同時也解決老花眼。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植入多焦點人工晶體,除了價格因素,一般眼底、角膜有進行性病變的患者,醫生都不建議植入多焦點人工晶體,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視力需求、職業、年齡、眼部檢查等結果綜合考慮和患者共同選擇適合的人工晶體。
近視:愛眼護眼“視”不宜遲
據近年的一項權威統計,我國近視人口占全國總人數的30%,城市近視人口比率更是高達33%,小學生佩戴眼鏡的比例為30%,中學生為50%,大學生更是達到了75%。全國近視眼發病人數高達3.6億,人數居世界之首。如此嚴峻的近視形勢,其産生的誘因有哪些呢?為此,喬駿主任介紹:“目前的觀點認為,近視除了部分有高度近視家族遺傳史的患者外,大部分都是因為後天因素形成的,比如,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照明不足、不良讀寫姿勢等不佳用眼習慣,以及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電子産品的普及,更是加重了眼睛的負累。眼球的發育跟個子的生長一樣,都有自身的規律,從剛出生的遠視逐漸發展為正視,如果發育不良容易導致弱視,如果過度刺激,容易形成近視。學齡前孩子們的視力一般都為遠視,這個時候測視力基本都在0.8以下,驗光的時候一般都為正度數,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説,這個視力可能屬於正常,但如果遠視力不好的同時近視力也不佳,有的孩子寫字會出現兩行容易疊在一起,眼睛朝鼻子方向斜,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考慮弱視的可能,儘早來醫院檢查,通過訓練及斜視手術恢復孩子的視功能;隨著孩子的生長,上學後如果用眼習慣不佳,可能會出現近視,這個時候你發現孩子看東西會瞇眼、外斜,看東西習慣靠近看,家長就得考慮近視的可能了。如果發現有近視跡象,儘早去醫院就診,早期可能是假性近視,通過藥物治療及改變用眼習慣可能會恢復過來,一般形成真性近視,那就得配鏡矯正了。作為眼科醫師,我們近視防控的意義主要在讓沒近視的不要近視或者延遲近視時間,一旦近視,不要形成高度近視甚至病理性近視。因為隨著眼軸的不斷變長,度數繼續增加,病理性近視形成後,眼底會出現視網膜變性、裂孔、脫離、劈裂及黃斑出血等嚴重危害視力的病變,嚴重者可導致永久性視力損害。”
喬駿主任建議廣大家長多關注孩子的眼睛發育,如體檢發現兒童眼部發育及視力異常,建議至醫院行專科檢查。同時要多關注兒童日常行為,如孩子訴視遠物模糊,並時常瞇眼、頻繁眨眼、揉眼、歪頭注視、斜視等表現,也建議至專業機構行眼部檢查及醫學驗光,排查近視的同時排除部分兒童眼病,如上瞼下垂、斜視、先天性白內障等。由於兒童眼睛調節能力強,為了檢查結果準確,眼科醫生都會建議散瞳驗光,6歲以下一般都建議阿托品散瞳,大點的孩子可以用賽飛傑和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散瞳後會有畏光、看近模糊等不適,一般藥效過去後會自行恢復。
那麼面對孩子的真性近視,家長該如何進行干預呢?喬駿主任介紹説,一旦真性近視,肯定要配鏡,讓孩子的視力達到正常,在正常視力的基礎上合理用眼,積極控制近視發展。目前常用的眼鏡有框架眼鏡和角膜接觸鏡,框架眼鏡有普通鏡片和離焦鏡片,每半年到一年復查,及時調整度數;角膜接觸鏡有軟性接觸鏡和硬性接觸鏡,白天戴的有我們常説的隱形眼鏡,鞏膜鏡等,晚上戴白天摘的就是大家説的角膜塑形鏡(OK鏡)。18歲後如果不想戴眼鏡可以考慮手術矯正,但手術只是解決了我們的屈光度,不能改變眼部其他已經形成的近視改變,如眼軸增長、眼底病變等。醫生會針對近視具體情況給予合理建議。
同時,喬駿主任給出了一些近視防控措施,“一增一減,3個1,3個20”: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提倡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減少持續近距離用眼負擔;緩解眼疲勞:毛巾熱敷、規範眼保健操、鼓勵課間休息。養成良好讀寫習慣(3個1):握筆的指尖離筆尖一寸(3.3釐米)、胸部離桌子一拳(6~7釐米),書本離眼一尺(33釐米),保持讀寫坐姿端正,不在行走、坐車或躺臥時閱讀。(3個20)用眼20分鐘後向20英尺(6米)以外遠眺20秒。
老花眼:人未老,眼先花?讀懂老花眼
“‘老花眼’是老視的通俗叫法,是指從40-45歲開始,産生近距離視物困難的表現。這是由於隨著年齡增加,眼內的晶狀體逐漸硬化,彈性下降,睫狀肌功能減低,從而導致晶狀體調節功能減退,變焦能力降低。老花眼是人眼調節能力的自然下降,是一種正常的功能退化。”喬駿主任介紹。
老花眼如果不及時矯正,會使眼睛的調節肌肉疲勞、酸脹,眼睛出現酸困、疲勞的同時伴隨幹澀、幹癢,部分人會出現頭痛、睡眠品質差、精神不振等反應。
“目前針對老視,主要是佩戴合適的老花鏡。”喬駿主任説道,“但是對於45歲以上,短眼軸、存在遠視,以及高度近視的老視人群,和部分對於職業、生活便利程度有特殊要求的老視人群,可以考慮做屈光性多焦人工晶狀體置換手術,既能夠矯正他原有的近視、散光問題,也能夠解決他老花眼的症狀,達到同時看遠、看中、看近,實現脫鏡的效果。”而想要獲得一個更理想的、長期穩定的手術效果,喬駿主任表示,醫生會針對不同類型的老花眼,去分析其視覺習慣、屈光狀態以及神經生理學的適應性,來選擇不同的人工晶狀體和手術方法來解除其老花眼,同時解除其白內障、近視或遠視。
總之,呵護眼睛,要從預防做起。喬駿主任建議,為保證眼部營養供給充分,平時應健康飲食、合理飲食、營養均衡。要注意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積極治療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等原發病,降低其殃及眼部健康的幾率。此外要儘量減少輻射刺激,降低晶狀體氧化、老化程度,如夏天戴墨鏡出行,電焊工種作業時做好眼部防護等。另外,儘量避免在昏暗的環境下用眼,不宜長時間看書和電子産品,近距離長時間工作後,可適當眨眼或遠眺,讓眼睛放鬆。最重要的是,一旦眼睛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去專業眼科進行檢查和醫學驗光,讓自己擁有更健康的生活。(蘭州華廈眼科醫院 劉璐 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