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柳人醫成功救治一例艾滋病合併主動脈病變危重患者

發佈時間: 2024-12-20 13:41:06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曹洋

 

艾滋病是一種病毒性感染疾病,會讓患者的機體免疫細胞功能受損乃至缺陷,易受到各種感染的侵害。因此,對於艾滋病患者來説,手術治療時可能會導致傷口感染,容易加重病情。

近期,柳州市人民醫院接診了一名艾滋病合併嚴重主動脈病變危重的患者。面對複雜情況,柳州市人民醫院多學科團隊爭分奪秒,全力以赴與時間賽跑,挽救患者生命。

大量咯血,患者病情危急

家住外地的患者邱先生(化名),長期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療,雖然早已達到病毒完全抑制狀態,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缺陷。2年前,他因患主動脈弓瘤在當地接受胸主動脈支架腔內隔離術,可自從今年7月以來,邱先生突然反覆咯血,每次咯血量越來越大,咯血出現越來越頻繁,在當地多家醫院住院治療均未能明確診斷,症狀反覆無好轉。

在這種焦急又無奈的狀態下,當地醫生向邱先生一家推薦了柳州市人民醫院。9月25日,邱先生一家懷著緊張的心情踏進了柳人醫感染性疾病科關愛門診,問明病情後,感染性疾病科蔣忠勝主任決定將邱先生收住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區住院檢查治療。

image.png

經過常規的藥物止血治療,邱先生的病情一度得到了控制。可正當醫護人員準備進行下一階段治療時,9月27日早上,患者突然大量咯血,此後仍然間斷的、無徵兆的咯出鮮血,每次咯血量均達到了200至500ml左右。9月30日中午,患者咯血進一步加重,出現了重度貧血,並出現窒息和休克。

多學科聯合,爭分奪秒鎖定病因

面對如此危重的病情,感染性疾病科救治團隊及時為患者進行了肺部血管造影、支氣管鏡檢查,並將患者轉入感染病重症監護病房實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藥物止血、輸血等搶救治療,消化內科協助完成急診床旁胃鏡檢查,但未發現呼吸道、上消化道確切的出血部位。

image.png

患者胸部CT影像也未發現與艾滋病相關的可能導致咯血的特徵性病變,肺部血管造影、支氣管鏡檢查和胃鏡檢查未明確出血的部位,患者的病情變得疑難而危重。秉持著“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信念,救治團隊沒有就此放棄,反而堅定了要攻破這道困難的決心。經過細緻地查看和嚴謹的分析,救治團隊進一步考慮患者主動脈病變的因素,很可能是導致患者咯血的病因關鍵。

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註定了這又是一場與死神之間的賽跑。感染性疾病科救治團隊立即發起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在醫院副院長吳先球的主持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聯合心臟外科、胸外科、放射科、介入室、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和麻醉科深入討論患者病情,最終將病因鎖定在了胸主動脈。

多學科聯動,一場不容差錯的手術

雖然邱先生的艾滋病毒早已得到完全抑制,但相比普通患者而言,艾滋病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更容易感染細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體,手術後容易導致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切口,引起嚴重的感染性疾病。這無疑給救治團隊和護理團隊帶來了莫大的挑戰。

image.png

9月30日23時,經過患者家屬知情同意,醫院心臟外科韋成信主任醫師、心臟外科副主任龔勇泉博士為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進行了胸主動脈覆膜支架腔內隔絕術+鎖骨下動脈支架置入術+煙囪技術頸總動脈重建術+升主動脈造影(左頸總動脈,左鎖骨下動脈)+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股動脈內膜剝脫術,在救治團隊嚴格、規範、細緻的操作下,邱先生的手術順利結束。手術結果的傳來,讓守候在手術室大門外的邱先生一家,也終於放鬆了緊繃多日的神經。

術後,邱先生被轉入醫院重症醫學科三病區繼續接受術後密切監護救治,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邱先生咯血在術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術後呼吸、血液迴圈指標趨於穩定,手術傷口癒合良好。術後一週順利撤除氣管插管和呼吸機,轉回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區繼續進行術後恢復和治療。

回到普通病房的邱先生咯血逐漸消失,沒有復發的跡象,病情也在醫護人員的救治和護理下得到明顯好轉。住院期間,邱先生一家一次次走進挂滿錦旗的醫生辦公室,一次次感受醫生對病情的關心,一次次接受護理的溫暖服務,心中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image.png

10月10日,是邱先生順利出院的日子。在醫護人員的護送下邱先生一家走到病區門口,他鄭重地將一面鮮紅的錦旗緩緩打開,“護心仁醫施援手,挽救生命立大功。”看著錦旗上的金色大字,邱先生感慨不已:“感謝柳州市人民醫院的醫生護士!能在求醫路上遇到了你們,是我最大的幸運!”

此次對艾滋病合併嚴重主動脈病變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是醫院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充分發揮優勢,團隊協作水準得到進步的又一例證。

柳州市人民醫院將繼續發揮多學科聯合診療優勢,促進各學科在疑難危重症患者救治上先進技術能力的綜合運用,更好地造福廣大疑難危重患者。(柳州市人民醫院供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