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預防夏季食源性疾病可以這樣做

發佈時間: 2024-06-26 14:30:58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曹洋

 

6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在發佈會上,多名食品安全、疾病防控領域專家提示,夏季高溫潮濕,細菌黴菌等容易滋生,不要過度、盲目依賴冰箱保鮮食物,要注意選用新鮮食材,儘量做到即買即食,謹防食源性疾病。

在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劉兆平提到,夏天的食源性疾病主要由細菌引起。預防這些食源性疾病,最主要的做法是遵循食品安全的五個基本原則,即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證食品安全的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具體來説,第一是選用新鮮食材,清洗之後要及時加工,儘量做到即買即做、即做即食,加工時一定要燒熟煮透。第二,要妥善儲存和處理食品。對於一些沒用完的食材或剩飯菜,最好及時放到冰箱裏冷藏和冷凍,保證生熟分開、食品之間有一定間隙,避免出現交叉污染。

“有的家庭習慣一次性購買大量食物放到冰箱裏,吃的時候拿出來,其實這並不是一種可取的做法。”劉兆平解釋,冰箱低溫冷藏是可以抑制一部分細菌的生長,但是有些細菌不怕冷也不怕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充分利用冰箱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同時也要認識到,冰箱並不是食品的保險箱,不建議一次性買很多食品放到冰箱裏。

劉兆平還特別提醒,要不採、不買、不食野生蘑菇。夏季是野生毒蘑菇中毒最常發、最高發的季節,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些採食者盲目自信,因此採食者一定不要有僥倖心理。

此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常昭瑞研究員還針對夏季高發腸道傳染病,提示了個人防控注意事項,包括:保持良好的手衛生,養成飯前便後、加工食品時洗手的習慣;注意食品衛生,避免食用過期或腐敗變質的食品;剩餘飯菜要妥善冷藏,並在食用前徹底加熱;儘量少吃涼拌菜,生食蔬菜水果要清洗乾淨,處理和加工食品時要生熟分開;避免前往人群密集、衛生條件比較差的地方就餐,確保飲用水安全、居室或者環境衛生;身邊如有腹瀉、嘔吐患者,要注意做好防護,對患者的嘔吐物、糞便等進行消毒處理,避免造成交叉感染等。(記者崔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