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廣西實施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行動

發佈時間: 2024-06-26 10:00:13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曹洋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日前印發《廣西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計劃實施方案(2024—2027年)》,要求從健全服務網路、加強人才培養、深化防治服務、聚焦重點疾病、提升品質管理、強化支撐保障6個方面,全面提升出生缺陷防治能力。

《方案》提出,到2027年,在自治區級和市級均至少建設1個新生兒遺傳代謝病診治機構、1個新生兒聽力障礙診治機構、1個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治機構。嚴格出生缺陷防治專項技術培訓和考核,規範從事産前篩查、産前診斷技術人員持證上崗。按照機構設置標準和服務需求合理配置專業技術人員,加強緊缺人才、學術骨幹和前沿技術人才培養。

《方案》要求,加大知識普及和健康教育力度,提高育齡人群防治知識知曉率。強化風險因素預防控制,加強婚前、孕前、圍孕和孕産期保健系統連續服務。推進新生兒疾病篩查和診斷治療,針對新生兒遺傳代謝病,逐步提高2周內診斷率、2周內治療率;針對新生兒聽力障礙,逐步提高3個月內診斷率、6個月內干預率。繼續推進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項目實施,到2027年篩查率、診斷率、干預率均達到80%以上。

《方案》明確,強化先天性心臟病等結構畸形、先天性聽力障礙等功能性出生缺陷、唐氏綜合徵等染色體病以及地中海貧血等單基因遺傳病防治。健全品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機構全覆蓋、涵蓋三級預防全流程、職責明確、分工負責、運轉高效的出生缺陷防治品質管理體系。完善品質管理制度,建立出生缺陷防治服務品質監測評價結果排名、通報和資訊公開等制度。完善全自治區婦幼健康服務資訊品質監管,運用資訊技術賦能服務,用好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技術和“雲上婦幼”等遠端醫療平臺,加強出生缺陷監測。(特約記者 費沁蕊 通訊員 藍茅 韋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