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中、高考臨近 所謂的“聰明藥”千萬不能碰

發佈時間: 2024-06-11 09:57:49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曹洋

 

中、高考臨近,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説,都到了最緊張的備考階段,部分家長甚至開始相信號稱能幫助提高記憶力、提高學生成績的“聰明藥”。

注意“聰明藥”不是特指某一種藥物,而是多種精神藥物的別稱,比如哌醋甲酯、莫達非尼等。“聰明藥”非但不會讓人變“聰明”,對於健康人群來説還很危險。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中大五院)藥學部羅文基副主任表示,這些所謂的“聰明藥”屬於國家管制的精神藥物。正常人服用該類藥物後會有短時間的興奮,但是之後會引起頭痛、嘔吐、過度興奮、失眠、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此外,該類藥物具有一定的成癮性,久服可出現依賴性,斷藥後會出現注意力渙散、精神萎靡等症狀。

羅文基副主任提醒,考前緊張焦慮是正常現象,家長們要放平心態,不要過度傳播緊張情緒,增加孩子的壓力。許多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考生或家長急於求成的僥倖心理,刻意誇大“聰明藥”的“神奇”效果,卻淡化它們的危害。

其實,適度焦慮有利於孩子更好地準備考試,但過度焦慮很可能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導致考試發揮失常。

那如何緩解考前過度焦慮?可以試試下面這幾招。

1.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利於緩解焦慮情緒。考生可以進行積極地自我暗示。

2.放鬆心情,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可以適當運動、泡泡腳、聽聽音樂等,以排解壓力、改善睡眠。

3.可以通過與親朋好友聊天、寫日記,或找適宜的地方,放聲大哭大笑等方式,宣泄內心的情緒。

精神心理科王相蘭主任表示,情緒是會相互傳染的,孩子本身在考前就有緊張、焦慮的情緒,家長也難免會擔憂,稍不留神,就容易將壓力傳導給孩子,加重孩子煩躁、焦慮情緒。其實,家長建立了對中高考的正確認知,就能減輕自身的焦慮,也能避免向孩子傳遞過多的焦慮感。

王相蘭主任提醒,當家長或考生發現不能通過這些辦法自行緩解焦慮和睡眠問題時,要儘早提前尋求專業心理科醫生的幫助。(許晴晴 張嘉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