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發揮資訊化作用、規範健康科普……我國多舉措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發佈時間: 2024-06-07 10:47:07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曹洋

 

監測結果顯示,近年來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準穩步提升,由2012年的8.80%上升到2023年的29.70%,目前已接近《“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養水準達到30%”的目標。

開展“全民健康素養提升三年行動”、修訂《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國家衛生健康委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持續提升健康素養,著力增進全民健康”有關情況。

6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佈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恒 攝

健康素養關乎每個人的健康。今年6月起,我國將開展“全民健康素養提升三年行動”。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從增加優質健康科普産品供給、凈化健康科普資訊傳播環境、加強健康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動員社會各界廣泛支援參與等方面不斷提升居民健康素養。

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居民健康素養需多方參與。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長寧介紹,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在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方面發揮重要技術支撐作用,包括研究提出我國居民健康素養主要內容、開發健康教育核心資訊和科普材料、開展健康素養監測等方面工作。

隨著5G時代來臨,如何發揮資訊化等科技創新手段提升居民健康素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陸韜宏介紹,當地持續探索“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新型智慧服務,讓醫療數據聯通更快速、讓患者預約就診更便捷、讓家庭健康監測更有效。家庭醫生通過平臺資訊開展智慧化重點人群隨訪,結合健康智慧驛站等開展線上線下精準化健康管理。

網路上健康科普內容魚龍混雜,一些“偽科普”或不科學的説法措辭易誤導公眾。

據介紹,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等部門制定印發關於建立健全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發佈和傳播機制的指導意見,從發佈、傳播、監管、社會監督等多環節發力,規範媒體和網際網路平臺的健康知識發佈和傳播。

米鋒介紹,下一步繼續會同相關部門,加大優質健康科普作品推廣傳播。對一些不良資訊、虛假資訊,及時處置辟謠,凈化健康科普網路環境。

在全民健康素養提升工作中,公立醫院如何發揮作用?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介紹,作為公立醫院,要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專業優勢、資源優勢,在促進全民素養提升行動中發揮“龍頭”作用,引導醫務人員在日常診療和平時工作中向患者、向公眾宣講疾病預防保健知識,加強健康教育職責。

今年新修訂的《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明確指出“膳食要清淡,要少鹽、少油、少糖”,對此,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表示,食鹽過多可導致高血壓、骨質疏鬆、肥胖症等風險增高;油脂過多可致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等風險增高;糖攝入過多可能導致超重肥胖、齲齒等危險因素。

當前已進入夏季,一些傳染病也進入高發季節,個人如何提高健康素養預防相關疾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公眾如果患了傳染病,要加強自身健康管理。平常戴口罩、勤洗手,不吃腐爛變質食物、不喝生水、做飯時熟食和生食用的菜板分開,做好家庭通風、日常消毒等工作。(記者李恒、董瑞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