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柳人醫多學科團隊成功救治雙重病菌感染患者

發佈時間: 2024-06-05 16:28:58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曹洋

肺部有可疑團塊狀陰影,並多發骨轉移,症狀似腫瘤卻在病理檢查中沒有發現腫瘤細胞。到底是什麼“狡猾”的疾病“偽裝”成近似于腫瘤的症狀,導致患者腰背疼痛、反覆發熱?近日,柳州市人民醫院多學科聯合診療團隊精確診斷出一例罕見的雙重病菌感染,並經過精心診療,幫助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症狀與腫瘤相似 卻又不是

52歲的患者譚先生因咳嗽,並有腰背部疼痛,在活動後呈明顯加重,無咳痰,無發熱、氣促、胸痛,在外院住院治療,胸部CT提示右肺門腫物,縱隔及兩肺門多發腫大淋巴結轉移,全身骨顯像提示胸椎、腰椎、胸骨、肋骨以及股骨代謝性增高灶,有轉移瘤的可能。綜合以上檢查結果,傾向肺癌。

這一結果讓譚先生及家人始料不及。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出於對柳州市人民醫院醫療技術和綜合救治能力的信任與認可,他們選擇來到柳人醫作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患者入院後,醫生為其進行了第一次支氣管鏡檢查及局部病理活檢,可檢查結果卻並未發現腫瘤細胞。


症狀與腫瘤高度相似,卻為何檢測不出腫瘤細胞?醫院立即組織腫瘤科、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區、放射科等多學科專家團隊進行討論,考慮到仍不能完全排除腫瘤的可能,建議行經超聲內鏡下縱隔淋巴結和肺門、氣道腫物活檢術。術後組織病理回報的結果依然是未找到腫瘤細胞。

兩次病理結果均未發現腫瘤細胞,此時另外一個診斷的方向逐步在醫生的腦海中清晰起來。

病情一波三折 雙重病菌作祟

結合患者的檢查結果以及臨床表現,醫生考慮符合慢性化膿性炎症的病理特點。為了明確病因,醫院再次發揮多學科聯合診療在疑難複雜疾病診療方面的優勢,組織感染性疾病科、腫瘤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學科專家團隊再次會診。各學科專家從自身專業角度出發,結合病人的臨床表現,各抒己見、互相啟發,一致認為患者的病灶可能為特殊的病原菌感染,建議對局部標本行宏基因檢測。

2天后檢測結果回報:堪薩斯分枝桿菌感染。有了明確的檢測結果,醫生診斷為播散性非結核分枝桿菌病,經治療後患者症狀好轉。

但是一週之後,患者開始出現反覆的高熱,伴畏寒、寒戰,且復查炎症指標明顯升高,白細胞高達31.12x109/L,先後使用多種抗生素治療後,均無好轉。復查胸部CT提示肺門腫物無明顯變化,縱隔腫大淋巴結較前縮小,右肺下葉病灶較前增多。

此時,醫院為患者啟動了第三次多學科聯合診療,感染性疾病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學檢驗科、放射科MDT討論後,初步考慮傾向一種因真菌感染導致的疾病——馬爾尼菲籃狀菌病。

明確診療方向後,立即啟動抗真菌治療,經治療後,患者體溫好轉。2天后患者血培養回報:馬爾尼菲籃狀菌生長。

多學科聯合為生命提供最強保障

患者為何短期內先後出現非結核分枝桿菌、真菌感染呢?國內外文獻報道,播散性非結核分枝桿菌、馬爾尼菲籃狀菌在健康人群中非常罕見,多見於存在免疫缺陷的患者,如艾滋病、腫瘤、使用免疫抑製劑以及抗γ-干擾素自身抗體陽性患者。

為明確患者感染的原因,醫生為其進行了進一步檢查,檢測結果提示患者抗γ-干擾素自身抗體陽性,這是一種成人免疫缺陷綜合徵。

至此,在感染性疾病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腫瘤科、放射科、病理科、醫學檢驗科組成的多學科聯合診療團隊的多次聯合診療下,經過抽絲剝繭的分析、精準的診療,患者終於獲得了康復。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蔣忠勝表示,今年以來,感染性疾病科與腫瘤科、放射科、病理科、醫學檢驗科等多學科共同合作、密切聯動,讓精準診療得以實現,已成功救治了多例與譚先生病情相似的病例。

感染性疾病科自開展氣管鏡檢查以來,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學診斷陽性率明顯提高,尤其自開展超聲氣管鏡以來,對於以往難以取得標本的縱膈淋巴結,實現了精準定位、病理取材,進一步提高了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學診斷陽性率。同時結合目前先進的高通量測序技術,臨床少見而複雜的細菌、真菌感染性疾病,現在可以得到明確的病原學診斷以及精準的治療,譚先生的及時診斷、及時救治就得益於這些技術的成熟開展,標誌著醫院對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與救治水準不斷提升,患者的生命與健康有了更加強有力的支撐與保障。(柳州市人民醫院供稿)

延伸閱讀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