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江蘇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數超6200萬 近50萬人享受待遇

發佈時間: 2024-05-29 09:56:59   |  來源: 新華日報   |  責任編輯: 曹洋

 

5月28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關於全面推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我省長護險參保人數超過6200萬人、佔基本醫保參保人數的77%,累計享受待遇近50萬人、基金支付92億元,“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難題得到進一步破解。

長護險制度實現設區市全覆蓋

我省是探索長護險制度的發源地之一。從2015年9月南通率先探索建立長護險制度,到2023年初省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江蘇省醫療保障條例》,再到省政府連續兩年將“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建設”和“深化完善長期護理保險”列入民生實事項目……我省緊緊抓住覆蓋地區、參保範圍和保障對象等關鍵性事項,紮實開展長護險試點探索工作,目前已實現設區市全覆蓋。

在參保範圍上,我省明確基本醫保參保人員同步參加長護險,同時按照國家要求從職工醫保參保人員起步並穩步擴展。目前,除2023年新開展的連雲港、淮安、鎮江、宿遷等4市從職工醫保參保人員起步外,其他地區均將職工和居民納入參保範圍。在保障對象上,實現全年齡段人群全覆蓋,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護理保障需求,積極穩慎並逐步將中度失能人員納入保障範圍,提升參保群眾獲得感,擴大制度社會影響力。目前,南通、蘇州、無錫、常州、徐州等5市已將中度失能人員納入保障範圍。

各地服務方式主要以機構護理和社區、居家護理為主,鼓勵實施居家和社區護理服務,待遇標準主要按失能等級和不同護理方式予以相應保障,包括醫療(護理)機構、養老機構及居家(親情)護理等。南通、蘇州、徐州、常州、南京5市還開展了輔助器具租賃服務。國家長護險失能等級評估標準和操作指南印發後,我省各地也積極將失能等級評估統一到國家標準,目前全省各地共成立評估機構(評估委員會)135家。

長護險每週3—4次、每次1小時以上的專業照護服務,讓失能人員家庭成員有了“喘息”的機會。除了保障失能人員“住得起機構、用得起輔具、接受到服務”,隨著長護險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在拉動就業創業、發展養老産業、支援家政服務業、優化醫療資源利用等多方面初步顯現了溢出效應和賦能作用。目前,全省有定點服務機構2814家,與之相關的護理床位超9.4萬張、從業人員近6.5萬人,同時帶動了醫護設施、康養設備、輔助設備的研發生産,催生了社會力量經辦長護險、輔助器具生産租賃、長護險商業保險産品開發與銷售、失能評估等新業態、新模式。同時,長護險制度引導部分基層醫療機構轉型發展養老服務,優化了現有醫療資源配置,促進了醫、養、護的深度融合,破解了“機構不能醫、醫院不能養、家庭無力護”的困局。

服務供給水準有待提高

對標人民群眾對高品質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我省長護險制度建設還需進一步完善。

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調研發現,由於各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水準以及老齡化程度存在差異,在制定長護險政策時,各地參保對象、籌資政策、待遇保障等方面差異較大。失能人員隨子女異地生活,是很多家庭的現實選擇。但當前省內各市長期護理保險異地結算機制尚未建立,非本地參保人員難以充分享受政策紅利,跨區結算有待統籌。

此外,由於長護險制度建設涉及部門多,相關政策供給、標準規範、監督管理、資訊資源等分散在不同部門,存在部門交叉、職責劃分不清等問題。這導致部分地區政策供給存在重疊,有的地方符合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的失能人員,同時也符合領取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或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人護理服務補貼的條件。有的地方對基本醫療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的支付範圍劃分不夠清晰,造成基金和財政資金的重復投入和低效運作。

當前,服務總體供給不足、品質不高,特別是農村地區養老服務供需矛盾較為突出。調研發現,有的地區重度失能人員居家到府基礎護理的標準為每月10次左右,如果選擇特色護理服務,則每月到府服務的次數更少,這個服務標準不能滿足重度失能人員的護理需求,有的重度失能人員仍需要雇傭護工以滿足照護需求。

從護理服務人員來看,目前人員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具備專業素養的年輕護理人才缺乏,護理職業認同感較低,護理人才隊伍有“不願進”“留不住”現象。同時,當前養老方面的稅費補貼等支援政策,往往只針對機構床位養老,幾乎沒有針對提供居家到府服務機構(服務90%的失能老人)的支援政策,制約了居家服務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構建多層次長期護理保障體系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已成為當前一項重要的社會問題,單靠現有的社會保險制度難以解決。在此背景下,更需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群眾受益”的原則,建立完善高品質、多層次、可持續的失能照護服務體系。

報告提出,我省將根據國家進度要求,結合省情實際,持續完善我省長護險制度,強化部門協同,加強標準體系和支援政策研究。同時,健全多渠道基金籌集機制,探索建立居民參保省、市、縣財政補助分擔機制,進一步擴大制度覆蓋區域和參保範圍,推進長護險與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以及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等政策的銜接,探索推進長護險省內跨市享受待遇。在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研究制定長護險基本服務項目目錄和護理服務機構定點管理辦法。

優化經辦管理服務,我省將堅持社會化服務的思路,完善“政府主導、商保公司經辦、護理機構服務”管理服務機制,既厘清責任邊界,又激發商保公司活力。同時,鼓勵引導商保公司在參與經辦中,加大投入,長期規劃,開發適應多層次護理需求的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産品,促進護理機構在有序競爭中不斷優化服務項目、提升護理水準,努力形成政府、商保公司、護理機構三方共贏,人民群眾得實惠的良好局面。

基於國家醫保資訊系統基礎功能模組,我省還將加快建設全省統一的長期護理保險資訊平臺,按照“一地探索,全省推廣”的思路,指導南通市牽頭開發長期護理保險經辦管理資訊系統,推進全省共用。

為了提高服務供給水準,我省將探索建立評估考核機制,協同相關部門,建立長期護理從業人員培訓制度,完善服務人員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培養具有較高水準的專業化評估、護理人才隊伍,推動護理服務産業高品質發展。(顧敏 陳珺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