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中大五院胃腸專家提示:體檢不能漏了這項檢查

發佈時間: 2024-05-16 16:12:54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曹洋

 

隔三差五就能聽到有人這樣説,他看起來挺健康,咋就突然得大腸癌了?每年體檢都正常,怎麼大腸癌晚期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結直腸癌(大腸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發病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三,約佔所有癌症的10%,也是世界上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大腸癌早期症狀既不明顯也不特別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中大五院)胃腸外科竇若虛主任介紹,大腸癌患者早期症狀既不明顯也不特別,可能出現一些“蛛絲馬跡”,如大便帶血、次數增多或減少、排便不盡感等,也經常不被重視,患者誤以為“痔瘡”或“鬧肚子”,等症狀嚴重再到醫院檢查時,多數患者已經到了疾病中晚期。

體檢抽血並不能篩查大腸癌

不人少疑惑,早期大腸癌沒有明顯症狀,每年體檢抽血檢驗的腫瘤標記物不能發現異常嗎?

對此,竇若虛主任表示,許多患者在疾病早期體檢時,抽血未必能發現腫瘤標誌物異常,甚至晚期患者也可能抽血正常,加之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讓很多患者放鬆了警惕。超過半數的大腸癌患者一發現就是中期(局部進展期),另外四分之一的患者發現時已到晚期(遠處轉移期)。因此,體檢抽血並不能篩查大腸癌。

腸鏡檢查是篩查的金標準

大腸癌通常由大腸息肉逐步發展而來,且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預防息肉或大腸癌。但從息肉到癌變,一般認為需要10-15年,想要及時發現腸息肉和早期腸癌,腸鏡是不可替代的檢查手段,還可以將發現的息肉切除,預防癌變。

竇若虛主任表示,大腸癌風險隨著年齡提高,醫學界推薦50歲開始腸鏡檢查,大腸癌家族史者應提前到40-45歲;如上一次腸鏡檢查時,腸道準備非常乾淨,且沒有發現任何息肉,可以考慮5年後再行下一次腸鏡。否則,醫生將根據息肉大小、數量、是否切除乾淨和病理結果等推薦下一次腸鏡時間(0.5-5年不等)。

許多市民反映瀉藥喝得腹脹、想吐,而畏懼做腸鏡,採用以下方法做可以緩解:

1、主流腸道準備方案是將專用藥物溶解于兩升水中,兩小時內服完。

2、將兩升水分成8份,每15分鐘喝250ml,間歇期多散步;

3、喝瀉藥時想吐的市民,可以用個人喜愛的透明飲料代替水溶解瀉藥,以改善口感;

4、擔心做腸鏡時腹脹不適的市民,在專業評估後,可選擇無痛(麻醉)腸鏡檢查,對神經無不良影響。

(許晴晴 張嘉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