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居家需防蚊,遠離登革熱

發佈時間: 2024-04-25 15:48:31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曹洋

 

據中疾控微信公眾號消息,登革熱是我國的一種常見傳染病。隨著天氣轉暖、降雨增多,我國將逐漸進入登革熱高發季節,要做好居家防蚊,遠離登革熱。

任何時候都會發生登革熱?

不是的,登革熱發病具有季節性,高發期為媒介伊蚊活躍期(氣溫穩定在25℃以上)。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登革熱高發季節是夏秋季(8-9月),氣候更溫暖的海南、廣東、廣西、雲南部分地區,高發季節為5-11月。

我國哪些地區有登革熱?

因為登革熱只通過媒介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因此僅在我國有“花斑蚊”分佈的範圍內,同時氣象條件適合,蚊子能夠維持在較高密度時,才有可能發生登革熱。

我國除了新疆、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外,其他省份都有“花斑蚊”的分佈,具備傳播登革熱的條件。但是過去我國登革熱主要影響雲南、廣東等南方省份。

什麼情形下,要懷疑自己得了登革熱?

如果發病前2周內,曾經在東南亞、南亞、拉丁美洲等正處於登革熱流行地區逗留,或者居住、工作的社區、街道甚至城市範圍內已經有登革熱發生,那麼出現發熱、皮疹、頭疼、肌痛等症狀時,需要考慮患上登革熱的可能。

此時應該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並且主動向大夫説明旅居史,以儘快得到診治。

登革熱的症狀和流感有什麼不同?

登革熱與流行性感冒的症狀相似,都有發熱、疲乏、疼痛表現,很容易混淆。但流感一般會在接觸患者後發病,多發于冬、春季節,且多伴有咽痛、流涕、咳嗽、噴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狀。登革熱患者,發病前有蚊子叮咬史,好發于天氣炎熱時,無呼吸道症狀,且一半以上的人會出現皮疹,有時會出現皮膚發紅、皮下出血點表現。

如何找到“花斑蚊”並消滅?

要找到“花斑蚊”,就要了解它們的棲息地。白紋伊蚊在室外主要棲息在陰暗避風處,如缸、罐、壇的內壁。工地積水的基槽內壁。在室外可以重點關注這些地方,著重噴灑殺蟲劑;在室內則傾向於停留在墻上、桌椅和床下、懸挂的衣服上等。埃及伊蚊是典型的“家蚊”,主要棲息在室內避風陰暗處,如水缸腳、碗櫃背後、臥室床底、墻角、蚊帳等處,懸挂的有汗漬的黑衣服,更受它們喜愛。可以使用蚊香或電蚊香液在房間內驅蚊滅蚊,同時要使用紗門紗窗進行防蚊。

了解伊蚊活動時間。白紋伊蚊在早晨和近黃昏活動特別頻繁,仿佛跟我們一起“上下班”;埃及伊蚊除了在早晨和近黃昏特別活躍外,整個白天都會活躍地吸血。在它們活躍的時間段用殺蟲劑,自然事半功倍。

除了防蚊滅蚊,還有哪些措施可以預防登革熱?

長期生活在登革熱流行區的居民,除了使用紗門紗窗、蚊香等防蚊滅蚊措施外,還需要定期清理家中的媒介伊蚊孳生地。孳生地就是成蚊産卵、蚊子的幼蟲成熟生長的地方,清除孳生地後,伊蚊就無法繁殖,有利於阻斷登革熱傳播。家中常見的媒介伊蚊孳生地有以下這些:

白紋伊蚊的幼蟲喜好潔凈的水,社區內的樹洞、石穴、廢舊輪胎,廢棄的碗、盒,存接水的瓶瓶罐罐,叢生植物的葉腋,室內養花的積水容器、盆托、水缸等,都是它們繁衍後代的溫床。

埃及伊蚊與人類更為“親近”,喜歡與人類共居一室,家中的飲用貯水缸、水培植物、花盆托、腌菜罈、飲水機的積水等,都是他們最愛的家園。

如何有效清除家中的媒介伊蚊孳生地?

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圍各類無用積水。

保持住家及周圍環境衛生整潔,清除各種衛生死角和垃圾。

人、畜飲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積水容器3-5天徹底換水一次。

家中減少種養水生植物,已種養的容器3-5天徹底換水一次。

住家及周圍景觀水體,可放養觀賞魚或本地種類食蚊魚。

輪胎整齊存于室內或避雨場所,在室外用防雨布嚴密遮蓋,戶外廢棄輪胎打孔,難以清除的積水輪胎,可以撒上雙硫磷滅幼蚊。

一個瓶蓋或者蛋殼大小容器的積水中,就可以孳生媒介伊蚊,所以在清除孳生地時,一定要仔細,不要放過角落的垃圾。(記者喬業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