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 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濃度降幅均達六成左右
發佈時間: 2024-02-20 15:01:41 | 來源: 央視新聞 | 責任編輯: 曹洋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今天在北京市深入推進京津冀生態環保協同十週年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十年來,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品質改善成效顯著,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區域生態環境品質同步改善
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三地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降幅均六成左右;重污染天數均大幅削減、優良天數大幅增加。
2023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32、41、38.6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降幅分別達到64.2%、57.3%、64.3%。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實現連續三年穩定達標。2023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重污染天數分別較2013年減少50天、37天和69天,而且污染程度明顯減輕。其中,北京市PM2.5日峰值濃度較2013年下降58%。
三地水環境全面消除劣V類斷面,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均動態達到“十四五”國家目標要求。其中,北京市密雲水庫、懷柔雁棲湖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自然美景逐步融入市民生活。
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不斷拓展深化
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十年來,三地先後簽署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協議”“十四五時期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框架協議”,健全完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流域聯保聯治、資訊共用、執法聯動、突發水環境事件聯合應急演練、環評會商、信訪舉報、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10余項協同工作機制。2023年,三地又聯合成立京津冀生態協同專題工作組,制定實施兩批次共44項走深走實措施清單,三地生態環境、水務、園林綠化九部門攜手聯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大環保”系統治理。
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三地持續深化合作,大力推進能源、産業、交通運輸等結構優化調整。同步出臺實施“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為協同治理移動源提供堅實有力的法制保障。連續七年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北京市率先實現平原地區基本無煤化,並逐步向山區居民拓展“煤改電”工程,93%的村莊和96%的農戶實現清潔取暖;制修訂“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堅持精準、科學、差異化管控,與周邊城市共同應對重污染天氣,有效削減污染峰值、減緩污染積累。落實京津冀生態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10個遠郊區與毗鄰市區縣聚焦交界地區嚴查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實現“一地吹哨、三地響應”。從“APEC藍”“冬奧藍”到“北京藍”,實現藍天常駐。
水環境聯保聯治。京津冀區域同屬海河流域水系,互為上下游、左右岸。京冀兩地政府先後簽署兩輪次密雲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官廳水庫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護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門頭溝區和張家口市、承德市共同組成“保水共同體”,形成了保護者和受益者的良性互動。聚焦“空間管控、總氮削減”,共同制定實施“潮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規劃(2019-2025年)”,統一規劃攜手保上游好水、送下游清水。落實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三地連續七年開展京津冀突發水環境事件聯合應急演練,共同提升環境應急監測和處置能力。
綠色低碳協同發展。三地積極推進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建設;共同研究編制《低碳出行碳減排量核算技術規範》,推動區域碳普惠項目互通互聯。北京市充分發揮試點示範引領作用,開展先進低碳技術、低碳領跑者企業、氣候友好型區域和氣候投融資等試點,發佈了全國首個面向車用氫能領域的碳減排方法學,2023年在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建設評估中北京市排名第一,北京市萬元地區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水準。
生態保護美美與共。為築牢夯實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北京市始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出臺實施了“北京市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條例”,讓重要生態空間得到嚴格保護,重要生態系統和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制定“生態産品價值核算技術規範”,核算“生態賬”,直觀體現“綠水青山”的生態貢獻;累計9個區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其中5個全域生態涵養區均榮獲“雙稱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門頭溝區持續深化與河北省涿鹿縣等環京區域的聯防聯控和協同共治,探索構建大尺度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
新“兩翼”綠色發展按下“快進鍵”
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圍繞綠色産業、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綠色生態、綠色文化六大核心要素,築牢高品質發展的深厚根基。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高標準承建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CCER)交易機構並已正式啟動。成功入選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初步建成氣候投融資項目庫。攜手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燕郊、三河6座污水處理廠按北京市地方標準建設運作。
全力支援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建設,建立白洋淀流域跨省(市)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工作機制,京冀兩地共同推進白洋淀上游大清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房山區與保定市聯合開展執法檢查,共同保障白洋淀入淀河流水質。
(總臺記者王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