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國家衛健委回應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焦點

發佈時間: 2023-12-25 13:57:47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曹洋

 

當前,全國多地迎來降溫寒潮天氣,各類呼吸道疾病處於高發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如何發揮作用?臨近年底人員流動增加,公眾如何做好防護?國家衛生健康委24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回應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焦點。

12月24日舉行的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佈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恒 攝

全國醫療機構門、急診呼吸道疾病診療量波動下降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在發佈會上介紹,近日,全國醫療機構門、急診呼吸道疾病診療量總體繼續呈波動下降趨勢。數據顯示,12月22日,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門、急診呼吸道疾病總診療量較上周同期下降8.2%,較高峰期下降30.02%。

據介紹,秋冬季以來,城鄉居民尤其是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明顯增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合前期應對新冠疫情的有效做法,在對患者提供診療尤其是兒科診療服務、分診分流、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疫苗接種、健康教育等方面繼續發揮重要的基礎保障和服務作用。

“我們持續開展基層呼吸道疾病診療情況每日監測,動態掌握變化趨勢。”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傅衛在發佈會上介紹,從11月26日至今,基層每日呼吸道疾病診療量佔全國醫療機構呼吸道疾病診療量的40%左右。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管理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彭質斌在發佈會上介紹,根據我國12月11日到17日這一週的監測結果顯示,近期我國急性呼吸道疾病開始呈下降趨勢。總體來看,當前急性呼吸道疾病呈現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他多種病原體共同流行的態勢,其中流感活動處於高位但略有下降,肺炎支原體、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活動呈波動變化,新冠病毒活動處於今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專家研判認為,未來一週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繼續下降,病原體仍可能以流感病毒為主。

臨近年底人員流動增加,公眾如何做好防護?彭質斌建議公眾在做好呼吸道傳染病日常防護的基礎上,應加強四方面防護措施:一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期間,科學佩戴口罩,並及時洗手或手消毒;二是65歲及以上老年人、嚴重慢性基礎疾病患者、孕婦、兒童等,儘量減少前往人群聚集的旅遊景區和公共場所;三是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或出現相關症狀者,建議暫緩出行;四是大型聚集活動的舉辦方應落實通風、消殺和健康提示等責任。

做好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

“秋冬季以來,我們根據疾病流行趨勢變化,持續加強對65歲及以上重點人群的聯繫和健康監測。”傅衛介紹,11月份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累計對65歲及以上重點人群指導居家治療7.1萬人次,到府服務和隨訪3600余萬人次,通過各種形式提供健康諮詢3800余萬人次,指導轉診2.8萬人次。

在預防呼吸和心腦血管系統疾病方面,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院長孫魯英在發佈會上建議,要注意日常起居方面的基礎調護,及時添衣保暖,保持規律作息等。對於患有基礎疾病的患者要維持常規治療,避免突然停藥,特別提示患者血壓要維持在合理水準。此外,可以通過中醫食療或代茶飲增強身體抵抗力。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也是預防的關鍵。

在解決居民看病,尤其是慢性病就醫問題上,北京市通州區次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解艷濤在發佈會上介紹,該中心增開週末門診、午間門診、夜間門診和延時服務門診來延長門診服務時長,近兩個月午間門診服務佔總門診量的5%左右,夜間門診服務佔總門診量的10%左右;增加診室數量,全科診室從日常的6個增開到8個,延時服務門診從2個增加到3個;增開兒童診前化驗門診提升接診效率,在藥房配備自動發藥機,利用資訊化手段提升門診服務效率。

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復期需注意這些事項

部分呼吸道疾病患者在恢復後,依然有輕微的咳嗽症狀。對此,孫魯英説,對於既往患有支氣管哮喘等慢性病的患者,應繼續之前的基礎治療,建議專科門診就診,切勿私自調藥,避免加重病情。對於沒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在呼吸道疾病恢復的後期也會出現咽幹、咽癢、少痰、微咳等症狀,可以通過食療方或代茶飲來養陰潤肺、減輕咳嗽。

專家提示,流感患者痊癒後身體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慢慢恢復。應加強防護,避免復發或合併其他感染。同時,應規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飲食,放鬆心情,促進身體恢復。此外,可通過食療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乏力明顯者可用太子參泡水、煮粥、煲湯等,增強養陰益氣的作用,幫助身體抵抗病原體。

針對家長普遍關注的患兒居家護理和用藥問題,上海市閔行區古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副主任醫師劉韜在發佈會上表示,當孩子發熱時,家長可以先給孩子進行物理降溫,比如冬天在溫暖的室內環境中,鬆開衣服和被褥,溫水擦拭頸部和四肢,冷敷額頭等,並注意補充水分。在用藥方式上要結合患兒的病情病程來判斷。(記者李恒、徐鵬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