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國家衛健委等14部門:到2030年建立全國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防控和早診早治體系

發佈時間: 2023-11-15 16:31:31   |  來源: 央視網   |  責任編輯: 曹洋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日前發佈《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實施方案》提出的目標是到2030年建立覆蓋全國的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防控和早診早治體系;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和品質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心腦血管相關健康素養顯著提升,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技術取得較大突破;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及危險因素水準上升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90.7/10萬以下。

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

為貫徹黨中央關於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有關要求,深入開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切實提升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成效,特製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深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堅持以基層為重點,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創新體制機制和工作模式,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素養水準;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動員全社會行動起來,加強政策引導和資源統籌,有效降低人群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和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提升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為共建共用健康中國奠定重要基礎。

(二)主要目標。到2030年,建立覆蓋全國的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防控和早診早治體系;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和品質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心腦血管相關健康素養顯著提升,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技術取得較大突破;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及危險因素水準上升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90.7/10萬以下。

二、實施危險因素控制,降低發病和死亡風險

(三)強化部門責任,落實健康政策。將居民心腦血管健康促進融入各有關政策中。加大健康環境建設力度,進一步增加公共體育設施場所數量和覆蓋範圍,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向公眾低收費或免費開放;大力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提倡科學運動;推進食品營養標準體系建設,強化食品營養標簽的指導作用;鼓勵食鹽企業生産和銷售低鈉鹽;單位食堂、餐飲機構、養老機構等推廣合理膳食;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企事業單位完善職工年度健康體檢和健康檔案;落實65歲以上人群健康管理服務,積極推動健康老齡化;加強中小學生健康教育,保障在校運動時間,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學校考核評價體系;積極推進無煙環境建設,深入開展控煙宣傳,強化戒煙服務,廣泛禁止煙草廣告,持續推進控煙措施。(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民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體育總局、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疾控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樹立個人健康觀念,加強健康監測。提升心腦血管健康觀念,強化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形成人人關注心腦血管健康的良好氛圍。在全社會加強健康宣教,特別是針對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對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認識。提倡居民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加強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綜合評估,開展覆蓋35歲以上人群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監測。倡導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經常測量血壓,每6個月進行血脂、血糖檢測。推廣個人血壓、血糖定期自測,指導居民及時了解個人超重肥胖的狀況。(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國家中醫藥局、廣電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大全民健康教育力度,不斷提高健康素養

(五)向公眾提供權威健康知識。豐富心腦血管健康科普資源,完善健康教育網路,發揮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發佈和傳播機制的作用。到2030年,30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知曉率達到65%,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曉率達到60%,居民對血脂異常、吸煙、飲酒等危害的認識有效提升。推廣中醫治未病干預指南。(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廣電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拓展健康知識傳播渠道。進一步豐富面向個人、家庭、社區、社會等各層面的健康資訊傳播形式和傳播內容,引導群眾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媒體積極提供和傳播有品質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相關健康知識和資訊;各級工會組織開展面向職業人群的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健康宣教;採取適宜的方式,在大中小學生健康教育中普及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相關常識;地鐵、機場、車站、商超、寫字樓等人群密集場所要設置相關設施,傳播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相關健康知識,不斷提升公眾健康意識;加強對各級醫療機構和基層社區人員的培訓,對社區居民廣泛開展健康宣教;進一步完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考核機制,推動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産出更多權威健康科普作品。(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廣電總局、國家中醫藥局、中華全國總工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心腦血管疾病綜合監測,不斷提高監測品質

(七)加強全國心腦血管疾病綜合監測。持續監測心腦血管疾病及相關危險因素的流行情況;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相關危險因素和主要心腦血管疾病流行特徵及變化趨勢。拓展心腦血管疾病監測網路,加強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監測,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發病、死亡和殘疾等負擔評估水準。完善監測組織管理體系,落實各級監測責任,提高監測效率及品質。規範資訊管理,保護患者隱私和資訊安全。(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五、強化關口前移,創新心腦血管疾病同防同治路徑

(八)拓展社區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服務範圍。加大基層醫療機構血壓、血糖、血脂“三高共管”力度。到2030年,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基層規範管理服務率均達到70%,治療率、控制率在2018年基礎上持續提高,35歲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檢測率達到35%。探索將冠心病、腦卒中患者的二級預防和康復治療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範圍。鼓勵具備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立卒中門診,加強腦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開展腦卒中預防及腦卒中患者的康復管理。推廣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管理中醫特色適宜技術、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和專家共識。到2030年,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6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達到100%,村衛生室提供4類以上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比例達到80%。(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大心腦血管疾病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力度。創新心腦血管疾病同防同治路徑。持續推進心腦血管疾病早期篩查與綜合干預工作,立足醫療機構慢性病健康管理和診療服務,加強個體化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綜合評估,拓展機會性篩查。針對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建立基層醫療機構與二級以上醫院的協同早診早治模式。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加大先天性心臟病防控力度。(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十)提升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建立更加緊密的醫療機構、疾控機構合作模式,健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品質監測和評價體系。不斷開展繼續教育、在職培訓和品質提升工作,進一步優化完善相關技術指南、操作規範,提高醫務人員心腦血管疾病及其危險因素管理能力。(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十一)推進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新模式。豐富“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促進二級以上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的資訊互聯互通,推廣智慧化預防與診療技術,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品質。(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六、完善急救體系,提高規範化、同質化診療水準

(十二)加強急救知識與技能普及。積極推動應急救護培訓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普及全民應急救護知識,使公眾掌握必備的心肺復蘇、腦卒中識別等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加強重點行業、重點場所、重點人群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將急救知識和基本急救技能培訓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等急救設施設備配備,對配備的急救設備加強巡檢,確保緊急時刻能取可用。選樹群眾性自救互救典型人物,宣傳勇於施救的典型案例,倡導“關愛生命救在身邊”文明風尚,不斷完善公眾急救支援性環境。(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按職責分工負責,各有關部門配合)

(十三)加強院前院內急救銜接。加強院前醫療急救體系建設,暢通院前院內一體化急救綠色通道,實現院前急救與院內急診有效銜接。到2030年,所有二級以上醫院卒中中心均開展靜脈溶栓技術。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建立胸痛和腦卒中“急救地圖”,切實提高救治效率。(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加強心腦血管疾病醫療品質管理。完善心腦血管疾病相關診療指南、技術操作規範和(或)臨床路徑等。推動心腦血管疾病相關醫療質控中心地市級全覆蓋,並延伸至50%以上縣域。針對重點病種和技術,按年度發佈醫療品質安全報告,指導地方和醫療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改進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

七、加強科技創新攻關,解決防治關鍵技術問題

(十五)加強臨床醫學研究和協同網路建設。充分發揮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科技攻關方面的作用。國家醫學中心加強引領,針對人群風險地區差異、發展趨勢和關鍵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發揮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及其協同網路、國家級學術組織在開展臨床研究和成果推廣等方面的引領示範帶動作用,持續提升我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整體科技水準。(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國家中醫藥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加快防治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加大對應用價值突出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科技成果支援力度,在財政投入、政府採購等方面加強支援,加強成果轉化、評價和推廣。支援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産出的有應用價值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成果轉化和推廣,為提升我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水準提供科技支撐。(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及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組織實施

(十七)加強組織領導。各地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工作領導協調機制,明確省級技術支援單位。要強化責任,明確部門職責和分工,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具體實施方案,確保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加強統籌協調。各地要加強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與健康中國其他有關專項行動的有機結合、整體推進。相關部門要加強資源統籌和協同,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加強力量整合,完善激勵機制,形成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強大合力。(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狠抓督促落實。各地要加強對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動態評估,建立健全評價機制。要加強督促指導,適時針對重點部門、重點工作組織實地調研,對政策措施實施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切實保障防治工作效果。(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