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石家莊:社會救助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發佈時間: 2023-11-14 11:09:14   |  來源: 石家莊日報   |  責任編輯: 曹洋

 

社會救助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我市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程實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2023年我市通過實施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程,完成了對符合條件的低保邊緣家庭首次集中認定,按照動態管理、常態幫扶的原則,加強綜合施策,給予相應的基本生活救助和專項救助,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做到了“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為了讓群眾了解社會救助政策,市民政局印發《強化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程成效五條保障措施》,分別開展了社會救助政策宣傳月、“向著美好生活再出發”專題宣傳月等活動,並將有關救助對象的優惠政策進行了梳理,推動基層入戶分發宣傳,有效提升了群眾知曉率。

我市進一步調整優化了救助政策,將城市低保標準從766元/人月提高到800元/人月,將農村低保標準從480元/人月提高到600元/人月,全市增列支出9236萬元,進一步擴大了困難群眾保障範圍、提升了保障水準。同時,降低了認定門檻,將低保邊緣家庭人口認定標準從低保標準的1.5倍放寬至2倍,讓更多生活困難群體可以享受低保邊緣家庭優惠政策。並且進一步優化了申報流程,將困難群眾自願申報擴大到可以由村街集中評議和推薦方法篩選報送,明確了重點篩選經濟條件一般、相對較差或無抗風險能力的家庭以及基本無勞動能力主要依靠子女贍養費生活的老年人家庭進行評議和推薦,評議和推薦數量按照本社區家庭戶的30%進行原則性掌握。

全市重點運用好因病、因殘、因學、因災費用、必要就業成本、基本社會保障費用或其他必要支出等方面的收入豁免政策,對申請人家庭必要的剛性支出費用進行扣除。結合工作實際,對高血壓、糖尿病、腰腿疼等中老年人常見病日常治療無醫院票據證明的支出費用進行合理扣除。全面實施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後,基層各級民政經辦人員堅持下沉工作、主動探訪巡視,主動發現各類困難群眾,全市保障人數、保障力度、保障水準穩步上升,擴圍增效成效明顯。截至10月底,全市共發放各類臨時性救助資金1498.9萬元。

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制定印發了《關於積極推進服務類社會救助工作發展的實施方案》,以藁城區、正定縣為試點區縣全面推進實施針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部分低保對象到府服務工作,探索制定了包括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公共服務和其他類共30多項到府服務清單,開展了消除“視覺貧困”“社會融入”等多項創新服務做法。截至10月底,試點區縣共為955名特困人員提供到府服務17767次,有效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

據了解,全市低保邊緣家庭人口完成認定後,可享受醫療、教育、住房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在醫保救助上,主要是政策報銷範圍內,門診和住院報銷起付線均降低至3500元;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報銷後,年度政策範圍內個人自付費用按照67%比例給予救助,年度最高不超過3萬元。符合重特大疾病救助條件的,在三重保障後對超過救助年度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自付費用,超出部分按70%比例給予再救助,年度最高限額2萬元。在住房救助上,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高新區轄區內的低保邊緣家庭,可申請享受住建部門廉租住房待遇。在臨時救助上,家庭因子女教育、住院治療支出過大導致基本生活在一定時期內出現嚴重困難,或因疫情等突發公共事件影響長期無收入來源的,可以按照規定享受支出型臨時救助。根據政策規定,在全市物價上漲幅度達到閾值時,可享受臨時價格補貼。(記者王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