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患者安全日:李天石教授談整形醫生需關注求美者的心理
發佈時間: 2023-09-22 16:40:07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曹洋
9月17日是第五屆世界患者安全日,今年的主題是“鼓勵患者參與患者安全”,口號是“提升患者的聲音”。世界患者安全日由第七十二屆世界衛生大會于2019年通過設立,旨在提高公眾認識和參與,增進全球了解,並努力實現全球團結和會員國行動,以加強患者安全和減少對患者的傷害。世界患者安全日前夕,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李天石教授向我們講述了她的門診故事。
李天石教授認為,患者安全日的意義,主要體現的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精神。“我們的醫療流程、規章制度、手術方案等都應該以患者為中心,讓他們不僅感到生命得到安全保障,同時心理上也得到關懷。”李天石教授説道,“這對醫生或醫院的要求更高更全面了,不僅要求醫生的醫術高超,同時要懂得傾聽患者的聲音,懂得通過人文關懷,了解關注患者的心理問題。”
我們見到李天石教授的時候,正是在第九屆中國女醫師大會上。留著一頭短髮的李天石教授,此時身著裁剪得體的黑色西裝,顯得幹練知性,而一枚精緻的胸針和搭配的暗色小花襯衫,加上輕柔的語調,則凸顯她溫柔的一面。
作為中國女醫師協會整形美容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女醫師協會整形美容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李天石教授在會上分享的主題是“整形手術患者術前心理準備的必要性”。她告訴我們:“大家都知道過去我以分享乳房整形等比較擅長的臨床手術經驗為主,但今天我帶來了新的研究方向,這是因為我發現這幾年越來越多的求美者其實有不少心理問題。如果醫生在治療前,沒有做好相關心理鑒別診斷,識別不出患者有心理問題,那麼做出來的手術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這部分有心理問題的患者外觀與常人基本無異,只是比正常人感到更自卑、更抑鬱、更敏感、更悲觀絕望,並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具有狂躁、癲狂等不正常行為。根據全國排名前十名的深圳市康寧醫院兩年前調查統計的數據來看,深圳有2,000萬人口,其中有21.1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早些年,我們北大醫院請來的相關顧問曾指出深圳人群有3%具有天然易發醫療糾紛傾向。”
李天石教授指出,這部分易敏感抑鬱人群為了釋放負面壓力,轉而希望通過整形來讓自己的外形變得比以前更好,從而獲得內心上的自信。但是實際上通過整形美容手術是難以改變心理問題的。整形教科書中有個術語叫體象障礙,又叫做軀體變形障礙,也稱為醜人綜合症,指的是指一個人強迫性地認為自己身體的某些部分有嚴重的缺陷,同時將缺陷無限擴大,想盡一切辦法消除、改變這種缺陷,比如自認為很醜,不敢上班工作。這部分患者需要在心理醫生的治療後,恢復了正常心態,能正確面對自己,才可以考慮做整形美容手術。否則,即使為患者做了一台大家都認為很成功的手術,但是患者有可能難以接受自己新的樣子,反而加重抑鬱、焦慮和不自信,也很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所以,我們通常會在手術前給患者做一個綜合評估,尤其是心理學評估,判斷患者是否適合安排手術。”李天石教授説道。
李天石教授還認為,作為一名整形醫生不應僅僅滿足自己的手術做得好不好,還應該拓展其他學科領域的學習,為患者提供更多的人文關懷。
“我一直很喜歡整形外科工作,我覺得整形外科醫生比其他的外科醫生的要求更高,比如整形外科的手術精細程度、思考路徑都與其他外科不一樣。普通外科是以去除病灶,達到身體健康為目的,而整形外科除了會從美學上考慮皮瓣設計,會採取精細縫合重塑患者美麗外觀的同時,還需要注重患者心理需求,通過手術重塑患者自信。隨著各個學科的不斷發展,我們更建議所有學科的醫生都能從更高的精神層面、人性層面去關懷我們的患者。”李天石教授表示。
據了解,李天石教授在日常門診、臨床手術、編著專業書籍等工作之餘,還參加了全國心理諮詢師學習。同時作為著名乳房整形專家,她還參與粉紅絲帶-粉紅公益、北京紅十字基金會啟愛行動乳腺癌重建項目等多個社會公益活動,通過各種方式去聆聽患者的心聲。
近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轉發福建省等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工作主要做法的函》中指出,要學習先進省份的經驗比如“零距離”傾聽就診患者心聲,以及進一步打造有溫度的醫院,培育有情懷的醫生,為患者提供有關懷的醫療……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將人類的需求從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分為多個層次,其中審美需求被馬斯洛認為介於尊重和自我實現之間。我們或許也可以這麼認為,整形的審美需求能否得以很好實現,前提是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彼此給予多一些傾聽之上。(圖:林泉 文: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