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譜寫中醫藥強省建設新篇章
——看甘肅如何全面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

發佈時間: 2023-08-24 14:17:07   |  來源: 甘肅日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image.png

第四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産業博覽會8月24日開幕。目前,各展館已布展完畢、準備就緒。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馮樂凱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跨越古今……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文明寶庫的璀璨明珠,閃耀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光芒。

作為西部中醫藥大省,近年來,甘肅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將中醫藥産業作為綠色發展崛起的十大支柱産業之一,搶抓建設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示範省、中醫藥産業發展綜合試驗區,舉辦中國(甘肅)中醫藥産業博覽會等重大機遇,推動全省中醫藥産業和事業快速發展。

經過不懈努力,甘肅省推動中醫藥強省建設成果豐碩,中醫藥服務供給持續優化,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顯著加強,中醫藥科研創新快速推進,促進中藥品質提升的支撐力不斷加強,中醫藥産業不斷壯大,中醫藥文化弘揚提級提質,中醫藥對外交流不斷深化,有力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譜寫了中醫藥強省建設新篇章。

做優做強中醫藥産業,拉動經濟穩步發展

甘肅享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之美譽,是全國重要的藥源基地和中藥原料生産供應保障基地。

據統計,全省現有中藥材資源3626種,人工種植中藥材品種220余種,規模化種植(養殖)110余種,道地藥材30余種,全國363個重點品種中甘肅擁有276種,當歸、黃芪、黨參、大黃、甘草在全國的佔有量和品質名列前茅。

甘肅中醫藥資源稟賦豐厚,發展優勢十分明顯。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成為全省上下共同求索的目標。

經反覆研究、反覆論證,甘肅凝聚了大力發展中醫藥産業的共識:依託中藥材資源優勢,圍繞中藥材種植和精深加工等環節,全力推進中藥材綠色標準化全産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提升産業附加值。

“我們加快中醫藥産業集群發展,建立了涵蓋中藥材種植、倉儲、流通、加工、科創、使用全過程的産業鏈發展體系。”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劉伯榮介紹,全省優化中藥材種植區域佈局,形成了隴南山地、隴中隴東黃土高原、青藏高原東部和河西走廊四大優勢中藥産區。同時,建立了産地環境監測、生産加工技術、品質評價和品質安全監測四個體系,有效提高道地藥材的品質安全和品質保障。

地處隴中黃土高原的定西市是全省中藥材主産區。初秋時節,走進定西市隴西縣雙泉鎮胡家門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一望無盡的綠色沁人心脾,各類道地藥材及種苗長勢喜人,種植戶們在地頭穿梭忙碌,所到之處煥發著勃勃生機。

雙泉鎮黨委書記姚小剛介紹,全鎮建立了集機械深松、種子選擇、科學施肥、地膜穴播、綠色防控、田間管理為一體的中藥材綠色標準化育苗技術體系,保障了基地建設高標準、高品質,並通過強化技術培訓指導,實現科學化種植、精細化管理,確保從源頭上保障道地藥材的品質。

從隴東黃土高原到河西走廊,從秦巴山地到戈壁大漠,中藥材種植已遍佈全省各地。一組數據反映出我省大力發展中醫藥産業的成效——

截至2022年底,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491萬畝,標準化種植率55%,産量147萬噸,中藥材的靜態倉儲能力達到130萬噸,中藥材年交易量150多萬噸,均位居全國前列;

建立隴藥大品種大品牌培育機制,年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中成藥大品種達到21個,年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中藥工業企業達到20家;

打造中藥材倉儲“智慧雲倉”,建成75個縣級電商中心,服務點覆蓋中藥材産地70%的鄉鎮和50%的村。

此外,我省還在全國率先開展大宗地産中藥材産地加工(趁鮮切制)、食藥物質生産經營、中藥材GAP監督實施示範建設等試點示範項目。“通過實施各類項目,我們積累了先行先試經驗,使産地道地化、種植生態化、生産標準化、發展集約化、産品品牌化的中醫藥産業鏈更加完備,提升了中藥材品質水準和産業競爭力。”劉伯榮説。

今年1至7月,全省中醫藥全産業鏈總規模達到381億元,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率為10.2%,開展中醫藥産業招商引資活動158場次,簽約金額88億元,已到位資金23.26億元。

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

産業興則事業旺。中醫藥事業是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我省持續將中醫藥振興融入到規劃、建設、發展的全過程,助推中醫藥事業高品質發展。

2020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將中醫藥打造成支撐甘肅綠色發展崛起的新興支柱産業,實現我省由中醫藥資源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跨越。

2023年5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甘肅省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聚焦中醫藥強省建設,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提升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全面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

“治未病”是中醫藥優勢和特色的重要體現。我省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著力推動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級,促進中醫傳承創新發展,進一步發揮中醫藥事業在健康甘肅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我們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讓其全程參與到全生命週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中。”劉伯榮説。

如今,甘肅中醫藥服務體系已形成“龍頭帶動、整體聯動”的發展新格局,建設2個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1家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1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4家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和1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全省100%的綜合醫院、70%的婦幼保健機構能提供中醫藥服務,100%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開展10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能夠開展6項以上中醫適宜技術。

“大夥對中醫有著深厚情懷,來看病時常常首選針灸、拔罐、刮痧等中醫適宜技術。”隴南市成縣小川鎮衛生院中醫醫師吳懷兵深切地感受到,基層群眾對中醫藥服務有著強烈需求。

發展事業離不開人才支撐。多年來,我省不斷加大創新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力度,落實各類中醫藥人才政策措施,鼓勵用人單位通過各種途徑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鼓勵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等中醫藥專家來我省建立工作室。

同時,在全國率先開展省市縣鄉村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和“中醫學經典、西醫學中醫”活動,在全省範圍內遴選有豐富臨床經驗或技術專長的中醫藥專家為指導老師,為每位指導老師遴選有一定中醫藥專業理論和實踐基礎的繼承人,通過跟師學習,培養中醫臨床骨幹和中藥技術人才。

去年9月,甘肅省中醫院舉行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師承教育拜師儀式。活動現場,第二屆全國名中醫、教育部長江學者、第六屆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張志明表示,將踔厲奮發、賡續前行,做到醫德與醫術傳承並重,毫無保留地為弟子傳授臨床經驗和技術專長,讓岐黃薪火永繼。

一系列愛才、惜才、留才的務實舉措使得甘肅中醫藥人才輩出,推動中醫藥事業邁入高品質發展“快車道”。在人才的驅動下,我省發揮“醫祖”岐伯、“針灸鼻祖”皇甫謐等中醫藥文化資源優勢,在中醫藥旅遊、康養等産業方面不斷發力,促進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康養旅遊深度融合。同時,通過建設隴東南國家中醫藥養生保健旅遊創新區,已打造集中醫康復醫療、養生保健、休閒旅遊為一體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旅遊産業基地、産業園區31個。

搭起民心相通的“健康橋梁”,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2000多年前,中醫藥已沿著古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如今,隨著健康觀念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藥再次跨越山海,在世界各地搭建起了“健康橋梁”,為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

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省份和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甘肅依託中醫藥資源優勢,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按照“以文帶醫、以醫帶藥、以藥帶商以商扶貧”的發展思路,推動中醫藥“走出去”,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更高水準、更深層次的交流合作,不斷提升中醫藥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自2013年起,我省先後在烏克蘭、法國、紐西蘭、匈牙利等國家成立了16家岐黃中醫學院或中醫中心,有效提升了甘肅中醫藥文化的對外影響力。以多個合作基地為載體,深化與日本、伊朗、巴基斯坦的科技交流合作,研製出甘肅主要中藥材專用微生物菌劑。同時,連續舉辦三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産業博覽會,著力打造新政策新標準新技術新産品發佈及中醫藥經貿洽談合作、文化互鑒交流的國際平臺,不斷擴大隴藥在國內外的品牌影響力。

截至目前,我省建設的各海外岐黃中醫中心(學院)共診療患者約8萬人次,義診近10萬人次,通過“線下+線上”等多種方式培訓境外醫師200余人、中醫藥産業從業人員2000余人次。

今年2月,甘肅中醫藥大學舉辦泰國岐黃中醫學院第七期中醫骨傷技能培訓班,共有127名泰國中醫藥從業人員及部分西醫從業人員參加。

泰國衛生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前期參加培訓的學員已在泰國各地從事中醫診療工作,為泰國民眾提供了良好的健康服務,推動了中醫藥在泰國的傳播,增進了中泰兩國的友誼。

今年3月,甘肅第23批援馬達加斯加中國醫療隊出征,醫療隊由包括婦産、麻醉、五官、藥劑、針灸等專業的32名隊員組成。自1975年承擔援外醫療任務以來,我省共向馬達加斯加派遣醫療隊23批687人次,累計接診病人約452萬人次。

“我們為當地民眾提供針灸、拔罐、推拿、健康諮詢等中醫藥特色服務,獲得了較高的認可。”第23批“援馬”醫療隊隊員、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侯春英説,希望有更多外國人通過親身體驗感受中醫藥的獨特魅力,不斷加強中西方醫學和文化的交流,傳播隴上中醫藥美名。

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大好時機,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構建起了更加廣泛的“朋友圈”。劉伯榮表示,將與各方朋友共用資源、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傳承中醫國粹、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産業和事業,讓中醫藥以隴原大地為起點,借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走向世界,為全人類健康事業貢獻新力量。(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睿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