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北京: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第一時間採取五方面措施

發佈時間: 2023-08-09 14:42:22   |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責任編輯: 張豐

 

受颱風“杜蘇芮”影響,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災害。8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北京市防汛救災工作情況新聞發佈會。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夏林茂介紹,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災害後,災區群眾確實面臨飲水、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威脅,存在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等疾病流行風險。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為了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第一時間採取五方面措施。

一是全力救治傷員,保證災區醫療服務供給。全市已組織1.28萬名醫護力量參與災區醫療防疫工作,共轉傷病員3300余人次,其中最大的98歲,最小的為剛出生幾個小時的雙胞胎新生兒。各醫院組織專家24小時值守,開闢綠色通道救治傷病員,目前病員病情平穩。災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恢復診療,村衛生室正通過不同方式送醫送藥到府。

二是做好生活用水和食品安全工作,讓群眾飲食安全放心。全市已加強統籌,多渠道調集150余輛供水車輛24小時運水進村,併為斷水村安置大型儲水罐,提供瓶裝水和包裝食品。同步組織專業隊伍對水廠、供水管線和自備井逐個清淤、置換、消毒、檢測,力爭儘快恢復正常供應。廣泛宣傳教育居民注意飲水安全和食品安全,不飲用生水,不食用過期或浸泡食品,並加強監督檢查。對設置的集中安置點,確保食品和飲水安全、良好通風、廁所衛生等。

三是迅速啟動愛國衛生運動,保持人居環境衛生,切斷疾病傳播鏈條。全市已啟動實施社區清淤、除四害等專項行動,組織動員17萬餘名黨員幹部和15萬餘名志願者開展環境清理。同時調配消毒物資支援災區。抓好生活垃圾清運、廁所清理重建、無害化處置動物屍體。

四是加強環境危險因素和疾病監測。本市已在受災地區建立健全多方面、多環節疾病風險監測體系,持續開展腸道傳染病監測、受災居民症狀監測、供水安全監測和蚊蠅等病媒生物密度監測,及時發現災後疫情風險,科學評估指導防疫工作重點。

五是關注群眾心理情緒問題,加強災區群眾心理疏導。目前,本市已組織24名市級心理衛生專家隊伍深入災區,並與12345市民熱線聯合,開通18條心理援助熱線,24小時提供服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