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68歲老伯踢球突發心跳驟停 現場徒手心肺復蘇保住命

發佈時間: 2023-07-13 13:44:24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心跳驟停是常見的急危重症之一。數據顯示,我國每年50多萬人死於發生在醫院外的心跳驟停,生存率僅為1%。

7月8日,一名市民踢球時心跳驟停倒地,現場教練立即開始心肺復蘇並進行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除顫,一直堅持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中大五院)醫護人員到場。患者被安全轉運至醫院後,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冠心病病區主任陳劍手術團隊僅用14分鐘就將閉塞的冠狀動脈打通。經過及時有效的救治,目前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正在進一步康復中。

踢球突發心跳驟停 院內外接力救命

7月8日晚,68歲的趙伯踢球時突發胸悶、呼吸困難並大汗淋漓,意識喪失倒地。一旁的教練即刻開始人工心外按壓,並呼叫周圍的人取AED、撥打120,AED電擊除顫後,趙伯逐漸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

image.png

人工心外按壓

此時,中大五院醫護團隊也趕到現場接過“生命接力棒”。運送途中,醫護人員為他做了心電圖;患者到院後,急診醫學科李醫生即刻行床邊超聲心動圖檢查,檢查結果與心電圖結果吻合,診斷考慮為de Winter綜合徵(一種高危的急性心肌梗死),冠脈介入團隊迅速就位並立即行急性冠脈介入治療。

image.png

術前血管閉塞,術後恢復血流

陳劍主任手術團隊僅用14分鐘就在患者前降支行支架植入,將閉塞的冠狀動脈打通,術中造影提示患者冠狀動脈病變情況與此前預判完全一致,即左前降支全程瀰漫鈣化且近中段交界處完全閉塞。目前,患者生命體徵平穩,正在進一步康復中。

運動時為何會突發心跳驟停

陳劍主任介紹,每個人的體質各不相同,並非所有人都適宜激烈運動。即使同一人,在不同時段、不同身體狀態下,對運動的耐受程度也不同。人體在進行劇烈運動時,心肌氧耗隨之增加,但少數人冠狀動脈嚴重狹窄,一旦供血不足,可能造成供氧和需氧失衡,導致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有多種病因,其中冠心病所致猝死佔35歲以上心源性猝死的80%。

搶救黃金時間只有4分鐘

突發心跳驟停時,如沒有及時進行施救,後果將不堪設想,而搶救最佳時間只有4分鐘。

陳劍主任表示,4分鐘內患者沒有得到有效施救,預後很不理想;如果超過6分鐘,腦死亡幾率比較大,存活率幾乎為零。我國每年50多萬人死於發生在醫院外的心跳驟停,生存率僅為1%。因此,對發現心跳驟停的第一目擊者早期高品質為患者實施心肺復蘇(CPR)和AED除顫對挽救生命至關重要。

牢記“救命三步”

1.遇到有人突然倒地並呼之不應(輕拍患者雙肩並呼喚患者),要立即呼救,撥打急救電話120,並儘快獲取AED。

2.觀察患者意識喪失、呼吸停止或喘息樣呼吸,應立即做心肺復蘇,一直按壓到取得AED或救護車到達。

3.AED到達現場,及時給予電除顫。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是為非專業醫護人員設計的“除顫神器”,是一種攜帶型、易於操作,稍加培訓即能熟練使用,專為現場急救設計的急救設備。除顫過程中,人們要根據AED語音提示和螢幕動畫操作提示操作。

預防要從“源頭”抓起

掌握急救技能非常必要,但更要做好猝死的病因預防及猝死先兆的正確識別。

心源性猝死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先兆,如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心慌、頭暈、頭痛、乏力等不適,腰酸背痛等症狀,甚至發病前數小時或兩三天內,曾發生過不明原因的暈厥等。中青年人,尤其在運動中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和黑矇等不適時,要立即停止運動,及時就診。

陳劍主任提醒,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而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和吸煙又是冠心病的患病因素。市民要定期體檢,避免各種容易誘發猝死的因素,如大量吸煙、酗酒、暴飲暴食、熬夜等。(文:許晴晴 張嘉斌 圖:姜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