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公佈的121種罕見病中,有32種需要特醫食品給罕見病患者更多合適的“藥奶”
發佈時間: 2023-03-21 10:24:34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國內首個《罕見病類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行業報告》近日發佈。《報告》根據罕見病患者對特醫食品的需求程度,將罕見病所需特醫食品劃分為四星到一星四個級別,其中,四星的重要緊急程度最高。
特醫食品,即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雖然名字帶有“食品”二字,但是對於多種罕見病的治療來説,可以説是“救命藥”,被罕見病患者稱為“藥奶”。
在國家《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公佈的121種罕見病中,有32種需要特醫食品。其中,18種罕見病對特醫食品的需求尤為緊急與重要,患者需及時、終生、足量使用,且這些特醫食品無法被現有的已註冊腸內營養製劑所取代。這18種罕見病包括13種氨基酸代謝和有機酸代謝相關疾病,2種脂肪酸氧化代謝障礙和2種碳水化合物代謝障礙相關疾病,以及1種難治性癲癇相關疾病。
《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上海市兒童罕見病診治中心、病痛挑戰基金會及中國營養學會醫用食品與營養支援分會聯合發佈。
據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所長、上海市兒童罕見病診治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消化營養學教授蔡威介紹,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苯丙酮尿症,是罕見病中少數可治療的疾病,早期診斷並通過終身飲食治療,該病患者可擁有正常的智力、健康和壽命。數據顯示,苯丙酮尿症在中國的平均發病率為1/11800。據不完全統計,通過新生兒疾病篩查,我國已篩查出約12萬名苯丙酮尿症患者。經過新華醫院等數十年的工作,苯丙酮尿症患者已經可以在國內吃上自己的特醫食品。
蔡威表示,能夠進入醫院的特醫食品,目前僅有適用於苯丙酮尿症的3款産品;對於尚缺乏用於治療的特醫食品的其他罕見病,醫生和臨床營養師在治療時往往缺乏關鍵武器。
《報告》提到,患者目前在購買所需特醫食品時普遍面臨困惑和挑戰,包括不穩定的購買渠道,對所購産品安全性的擔憂,以及産品品類有限等。同時,患者面臨較大的經濟負擔,除部分特醫食品可部分報銷以外,其他病種特醫食品均為自費,給家庭帶來較大壓力。
《報告》呼籲,政府、企業、醫務工作者、患者家庭、慈善機構等各方應共同推進我國在特醫食品領域的健康有序發展,助力每一個罕見病家庭擁有健康正常生活。(特約記者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