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社會化支援體系建設

發佈時間: 2023-03-13 09:55:22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屢上熱搜。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對全國24758名中小學生調查發現,焦慮、抑鬱檢出率分別達31.3%、17.9%;其中四年級學生重度抑鬱檢出率為2.8%,較2020年上升0.9個百分點,增幅近50%。

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共識,但整個社會層面仍存在心理健康知識匱乏、認知不足、轉介機制不通暢、各方合力不夠等問題。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共青團中央提交了一份《關於加強疫情後青少年心理健康社會化支援體系建設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心理健康是系統工程,需要相關教育主體、干預主體和參與各方密切配合,《提案》建議,充分整合社會資源和專業力量,輔以常態化的健康篩查及宣傳科普,構建高度協同、高效運轉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會支援體系。

政府主導統籌社會力量參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

受新冠疫情影響,青少年的學習方式、人際交往、就業升學有所變化,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呈多發態勢。

疫情以來,共青團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接到青少年心理問題相關求助逐年增長,抑鬱、焦慮、自閉、情感障礙相關個案佔個案總量80%以上。由心理問題導致的厭學、網癮、親子矛盾、學生欺淩、未成年人犯罪等,更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迎新在調研中發現,新冠疫情導致少年兒童經歷了近3年的特殊成長期——外在壓力生活事件增多,而來自家庭、學校和同伴的支援相對減弱。

“青少年心理問題突出表現為在情緒、自我和行為方面的‘三大障礙’:第一,焦慮、抑鬱增多,呈低齡化趨勢;第二,自我效能感降低,控制感、希望感、生命意義感弱化,容易導致自殺風險上升;第三,日常生活結構頻繁變動,睡眠、運動、學習習慣‘大滑坡’,容易出現注意缺陷、攻擊行為、網路成癮等問題。”李迎新説。

為此,李迎新提交了《關於加強監測預警持續關心關注,促進後疫情時代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的提案》。

“少年兒童正處於身體和心理髮育的關鍵期,他們的心理健康受疫情影響最為深遠,我們必須增強風險意識,在醫療、教育、家庭、社會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她説。

“每一個個體本身就是一個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由生理、心理、社會3個面構成。”中國社會工作學會學校與家庭專委會主任許莉婭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個孩子心理健康出了問題,有可能是認知出問題了,也可能是情緒出問題了,個人的行為受認知和情緒互相交織影響著。”

許莉婭介紹,對於青少年群體而言,首先要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包括宇宙觀、生命觀和人生觀,在這之下又分成兩支,一支是戀愛觀、婚姻觀、家庭觀;另一支是職業觀、成功觀,結合在一起就是幸福觀。“可是很遺憾,我們看到不少青少年的價值觀出了問題。這就需要政府來主導,加強青少年價值觀引領”。

共青團中央《提案》建議政府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多部門、多主體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協調聯動機制,統籌學校、家庭、醫院、社區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完善部門聯動、醫教結合、多方參與、社會協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會化服務體系。

扶持行業社會組織發展規範職業資格認證

“目前,心理諮詢行業還是比較混亂的,一方面缺乏行業管理規範,另一方面心理諮詢師自身的生存狀況也不樂觀。”一位心理諮詢師向記者透露,“自從心理諮詢職業資格證暫停以來,行業從業者魚龍混雜,也給心理諮詢行業帶來了不良影響。”

共青團中央《提案》建議對專業力量強、社會聲譽好、等級資質高、熱心公益事業的心理專業社會組織在政府購買、資金支援、稅收減免、場地租金、暢通工作渠道等方面予以支援。同時,相關部門暢通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認證渠道。對已獲得心理諮詢師資質的心理工作者,尤其是從事青少年心理工作實務的心理工作者進行備案、登記,建立青少年心理工作準入、年審、培訓和退出制度。

許莉婭一直在呼籲,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應該建立三級預防機制,“初級預防,全員的關懷和教育,全社會營造關愛青少年的氛圍,讓青少年感受到社會彼此之間應有的善意;二級預防,學校要進行篩查,對父母要進行家庭教育輔導;到了三級預防,只能交由心理醫生”。

“在二級預防中,除了心理諮詢師,還應有一支青少年事務社工力量參與。”許莉婭説,比如學校社工師,在學校定期給學生做一些基礎的評估,然後發現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有的交給心理老師或心理諮詢師,有的交給心理醫生。

然而,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機制還不健全。社會心理服務協調機制尚未建立,不同部門各司其職,力量分散且同質重復,缺乏頂層設計和協同聯動。學校作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陣地,心理專業力量薄弱,而專業的社會心理機構無法通過有效渠道參與學校心理宣教服務。發現、預警、治療、跟蹤、康復等環節存在工作和資訊上的斷層,學校、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心理諮詢機構之間尚未建立有效的工作連結。

共青團中央《提案》建議,鼓勵群團組織依託現有平臺和工作機制,調動整合優質、規範的專業機構、專業資源和專業團隊,支援和孵化專業心理社會組織,面向校園、社區和青少年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打包服務和心理危機應急干預,並實施全過程監管。

建設全國統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會化服務平臺

“當出現焦慮不安、情緒困擾、學習壓力、親子矛盾、應激反應等問題時,歡迎撥打12355熱線進行諮詢,多位專業心理諮詢師,為您解答心理困惑!”這是12355青少年服務台的推薦語。

在內蒙古自治區,12355青少年服務台通過對各級團組織和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充分調研,將服務範圍定為心理諮詢、法律諮詢、中高考解壓、青春期教育服務、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以“統一號碼、集中受理、分級介入、限時辦理、統一回復”和“線上線下相銜接、網上網下同處置”為原則,組建了一支由執業律師、心理專家共115人組成的專業團隊,為全區青少年提供全年無休、“7×24小時”的公益服務。

在雲南省,12355以熱線為基礎載體開展服務的同時,積極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活動,成功運作推廣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直通車”項目、“繪出安全防線”兒童安全自護教育項目、“書香少年成長無憂”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大講堂、校園清“淩”計劃——預防校園欺淩等服務青少年的項目。

在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務台和團屬青少年事務社工機構聯結緊密,撥打12355就能找到青少年事務社工機構。經過對來電者的評估,12355會把需要進一步跟進的個案轉接到地方青少年事務社工機構,由他們線上下對孩子進行面對面的心理諮詢服務。

為此,共青團中央《提案》建議以12355等較為成熟的平臺為依託,打造統一、高效、便捷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會化服務平臺。

《提案》還建議,增加建設資金投入,加強社會化資金募集力度;完善接詢轉介機制,打通綠色就醫通道;建立心理健康服務專家庫、志願者庫,健全人力資源共用調配機制;加強心理服務對策研究,研發科學普惠的心理健康宣教産品,最終實現社會力量參與發現報告、轉診轉介、技術支援、協調干預、宣傳科普全鏈條服務無縫對接。(記者周圍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