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實抓細“乙類乙管”各項措施(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
發佈時間: 2023-02-28 10:46:02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7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説,近期,全國疫情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各地疫情均處於局部零星散發狀態,未發現疫情明顯反彈的省份。要抓實抓細“乙類乙管”各項措施,鞏固住來之不易的重大成果。要優化醫療衛生資源佈局,加強醫療物資生産保供和統籌調配,不斷增強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能力。要密切關注境外疫情發展態勢,保持常態化指揮體系有效運作,提升疫情監測預警快速響應水準。
“應急醫藥物資保障是國家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介紹,為保障醫藥物資供給的充足和可及,國家衛健委與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全力做好醫藥物資的保障工作:完善分級儲備制度,中央和地方加大應急醫藥物資儲備,形成國家儲備、區域儲備、省市縣儲備和醫療機構儲備相結合的立體化儲備格局;及時完善儲備品種和數量,結合傳染病疫情需要,建立疫情專項儲備,提前測算用藥和物資需求,擴充相應的産能和實物儲備;強化醫療機構應急藥品和物資儲備。此外,高等院校在春季開學之際,也要做好藥品儲備,為師生提供相應服務。
“疫情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應急管理特別是醫療應急的重要性。”郭燕紅介紹,經過近20年的不斷努力,我國公共衛生應急能力不斷提升。下一步,我國要按照平急結合、系統高效的原則,推動醫療應急體系和能力高品質發展:完善醫療應急指揮體系,建設國家、省、市、縣立體化醫療應急指揮調度資訊系統,做到指令傳遞快、系統反應有序、基層執行有力;推進醫療應急救治基地建設,建設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針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社會安全、事故災難等幾大類突發事件建設醫療應急演訓基地;對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伍進行提質擴容。
“目前,新冠救治醫療物資産能充沛、庫存充足。”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周健介紹,3年來,工信部與有關部門和地方協同,採取有效措施,完成醫療物資生産保供任務:建立“全國一盤棋”調度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建立重點醫療物資中央、地方兩級調度機制,堅持日調度、周計劃;千方百計促進醫療物資增産擴能,組織重點企業“一企一策”制定增産擴能方案,派出特派員進駐重點企業幫助解決生産中的困難和問題,指導企業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産;密切跟蹤各地疫情發展形勢和達峰時間,強化供需對接,按需求緊迫程度確定醫療物資調撥數量和供應節奏。
海關是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防線。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李政良介紹,3年來,海關堅持口岸疫情防控海關必堅守,採取全面、嚴格、徹底的防控措施,共檢疫入境人員1.6億人次,檢出新冠病毒陽性8.2萬例,監測檢測進口冷鏈食品樣本600余萬個。面對突發疫情,全國海關迅速建立起統一指揮、立體防控的三級疫情防控指揮體系,並保持高效運轉,鍛造了一支堅強有力、素質過硬的人才隊伍。
農村地區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和難點。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智介紹,3年來,我國根據不同階段疫情防控要求,及時優化工作機制,加強部署安排,指導各地因時因勢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去年12月份,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會同有關部門組建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指導各地建立省市縣三級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3180個,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壓緊壓實“五級書記”防控責任。聚焦老幼病殘孕等重點人群、重點地區和關鍵節點,建立了全國農村地區涉疫資訊報送體系,在監測摸清重點人群基礎上,組織1656.14萬名包保人員開展包保聯繫服務。積極應對農村地區醫療物資階段性、區域性、結構性緊缺等問題,多渠道協調相關部門和企業,加強對農村地區醫療物資的調撥配送和精準投放。
糧油肉菜等生活物資與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國家發改委經濟運作調節局副局長許正斌介紹,近年來,全國農業生産總體保持增長,糧食連年豐收。2022年,我國糧食産量達到13731億斤,創歷史新高;蔬菜種植面積3.3億畝以上,産量8億噸左右;畜産品生産發展勢頭良好,肉類和奶類産量創歷史新高。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總體保持平穩。全國大米、麵粉價格平穩運作,食用油價格穩中小幅上升,豬肉、雞蛋價格總體呈現週期性、季節性波動。
近期,一些地方出現了流感和諾如病毒感染。郭燕紅説,流感和諾如病毒感染都是季節性傳染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預防流感的措施包括接種疫苗,戴口罩、常洗手,做好通風,以及減少人員的聚集。諾如病毒通過消化道感染引起急性胃腸炎,主要通過接觸感染患者以及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引起傳播。諾如病毒感染的預防措施是保持手衛生,同時做好個人飲食衛生。國家衛健委要求各級醫療機構進一步強化預檢分診,並儲備一定數量的治療藥物,切實保障好患者的醫療需求。(記者申少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