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心理學專家談開學季親子溝通:《狂飆》裏有個反面典型

發佈時間: 2023-02-20 11:04:48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狂飆》裏高曉晨成年後為什麼會那麼叛逆?因為高啟強是‘捧殺’,陳書婷是‘棒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對‘父母’演示了兩種最糟糕的親子溝通方式。”隨著各地中小學校陸續開學,各種開學“大戲”紛紛“登場”。為幫助學生和家長們平穩度過開學階段,南京市教育部門組織的公益講堂“第三間教室”,邀請南京中醫藥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智,給廣大學生家長“開課”,為開學季的親子溝通支招。

寒假作業沒補完怎麼辦?身體開學了心理還在放假怎麼辦?開學就定目標會不會壓力過大?……連日來,各地家長“喜憂參半”,喜的是家裏的“神獸”終於可以回歸校園,憂的是開學就意味著新的“起跑線”,孩子和家長心裏都沒底。

“每到新學期,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會有些緊張和焦慮。其實,家長和孩子們需要明白,走進一個新的生活或者學習狀況,在適應過程中表現出焦慮和緊張是正常現象。對家長們來説,要對此給予理解和接納,不必過度擔憂,給孩子們一點時間,他們會慢慢適應開學的節奏,找到符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方向。”曾智説,對於孩子來説,高品質的陪伴、安全感、愛和尊重是比提供物質更為重要的養分,“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很多家長在實際操作中卻會‘變形走樣’。”

“比如説,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要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但什麼是高品質的陪伴呢?‘陪’的不是時間,更重要的是關係,如何理解孩子很重要。父母要懂孩子,但又不要太懂孩子。孩子們需要家長的理解,但一位‘無所不知’的終極權威卻會遏制孩子自身的探索和發展。”曾智介紹,“比如,在教育心理學研究中,我們就發現家長擅長的科目,有時候未必是其孩子的強項。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這樣的家長可能無法體會孩子成長中的困境,甚至還不能與孩子産生共情,孩子被困在家長津津樂道的‘當年勇’之中無所適從。”

“再説尊重和愛,最近很火的一部電視劇《狂飆》中,叛逆的高曉晨讓很多觀眾都怒其不爭,他為何會變成這樣。”在曾智看來,“這就是必然的結果,在劇中,高啟強對高曉晨是一味的寵和溺愛,而母親陳書婷對高曉晨則只有貶低和斥責。”

曾智以劇中一個場景舉例,“高曉晨正在練鋼琴,高啟強一味地誇他學得快、學得好,而母親陳書婷卻在一旁冷言打壓:‘練了一個月才練成這樣,還有臉説!’聽到媽媽説出這句話,高曉晨臉上原本有的笑容瞬間就消失了,情緒也變得低落,甚至導致練琴不自覺地分神彈錯,結果陳書婷狠狠地打了他一下,還拋出一句‘手型不對,學鋼琴不打怎麼練!’”

“相信在很多家庭中都有過類似的情景,這樣一對‘父母’展示的正是親子溝通與互動中的大忌,‘捧場教育’和‘貶低教育’。父母應盡可能用正面語言開展親子溝通和互動,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或認知、觀點強行投射到孩子身上。”曾智建議,新學期,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合適的學習目標,“在孩子完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父母需要做到保持一致的態度,給予正面反饋和鼓勵。”

據南京市鼓樓區委教育工委書記侯正永介紹,這個“第三間教室”是為家長們打造的專門課堂。“孩子成長的第一間教室是家庭,第二間教室是學校,‘第三間教室’就是希望把第一間教室(家庭)和第二間教室(學校)打通,讓孩子、教師、家長在一起學習。在這裡,我們定期邀請各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家為家庭和學校教育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和提醒,經過幾年的建設,已成為深受學生家長和學校教師歡迎的家校社合作溝通平臺。”(記者申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