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老漂族”心理健康需重視

發佈時間: 2023-02-09 14:18:26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近年來,一些老人為幫助遠在他鄉的子女帶孩子而成為“老漂族”,其中不少人由於不適應新的生活環境而産生心理問題。本市心理諮詢師楊秀華提示,子女要高度關注“老漂族”心理健康,多花時間與老人溝通,表現出足夠的包容和體諒,給予老人更多的精神慰藉和情感支援。

“老漂族”主要是指那些年齡在50-70歲,為了幫助子女照顧孫輩,或為幫助子女發展事業,離開家鄉,來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的老人,能夠和子女、孫輩生活在一起,是多麼美妙的盡享天倫的畫面,但環境的改變、社交的缺失和習俗的不同,以及醫療、出行等多方面的不便,讓不少“老漂族”會感覺無所適從,感到孤單寂寞,還可能因育兒觀念、生活方式等差異與子女産生矛盾,長此以往,很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

楊秀華提示,子女要有足夠的包容和體諒,給予老人更多的精神慰藉和情感支援,多花時間與老人溝通交流,給父母足夠的關注,給老人一個傾訴的出口。當父母剛從家鄉來到新環境,要給老人一個適應的過程,積極幫助老人熟悉今後的生活環境,帶著父母多到新地方轉一轉、走一走,講講新地方的生活習慣、傳統習俗、市井民情等,讓老人心裏有數、做事有底。父母幫忙照看孫輩、打理家務,子女不能徹底放手不管、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照顧,而是應該和父母分工合作,全家人一起創造和諧、輕鬆、幸福的生活。在節假日裏,子女應該多帶著父母和孩子到戶外活動,豐富日常生活,避免父母的生活過於呆板單一;鼓勵父母多參與社會活動,多結識新的朋友,拓展朋友圈,在新的環境中建立新的人際關係。

從老人的角度來説,很多“老漂族”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選擇背井離鄉,要有“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轉變舊有的養老觀念,積極適應新環境。主動與孩子溝通交流,遇到煩惱和實際困難,不要憋在心裏不説,及時和孩子溝通能解決不少問題。要主動融入周圍環境,平時帶孩子在社區、公園等地方玩時,多和年齡相倣的鄰居、老人聊天,一起鍛鍊。現在社區經常舉辦各類活動,還有各類舞蹈、合唱等團隊,老人可以多參與活動,在空閒時間學些自己感興趣的事,逐漸積累新的朋友圈子,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平時多關注本地的新聞報道,多關注有關異地醫療、養老落戶等方面的政策,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當與子女在理念上出現差異時,多溝通、學習、傾聽,積極學習新鮮事物。在節假日時,可以回老家探親、放鬆身心。(記者劉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