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對抗“節日後遺症”之調節血脂
發佈時間: 2023-02-02 09:49:20 | 來源: 央廣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暢飲、過飽、油膩飲食……春節假期剛過,節日宴飲造成的腸胃負擔可能仍在影響很多人。特別是患有高脂血症的人群,這段時間更需注意科學地調整飲食。
血脂是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類脂(如磷脂)等物質的總稱,與臨床密切相關的血脂主要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近30年來,我國高脂血症患病率明顯增加。《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脂血症總體患病率高達35.6%,造成嚴重的疾病負擔。
高脂血症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患高脂血症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高脂血症危險因素多與不合理膳食相關,如過量的飽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攝入等。健康生活方式干預是全球公認的高脂血症防治策略。膳食營養通過調節血脂、血壓或血糖水準等危險因素,影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從而在預防高脂血症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最新發佈的《成人高脂血症食養指南(2023年版)》(以下簡稱《指南》)顯示:根據營養科學理論、中醫理論和目前膳食相關慢性病科學研究文獻證據,在專家組共同討論、建立共識的基礎上,對高脂血症人群的日常食養提出8條原則和建議。包括:1.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2.調控脂肪,少油烹飪。3.食物多樣,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攝入充足。4.少鹽控糖,戒煙限酒。5.因人制宜,辨證施膳。6.因時制宜,分季調理。7.因地制宜,合理搭配。8.會看慧選,科學食養,適量食用食藥物質。
據了解,《指南》根據食物類別,分別給出了“宜選擇的品種”以及“減少、限制的品種”建議。(韓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