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海南將增配131輛救護車 打造15分鍾醫療救治急救圈

發佈時間: 2023-01-30 10:35:20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2023年,省委省政府將15分鍾醫療救治急救圈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1月29日,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海南省衛生健康委衛生應急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解讀項目實施計劃。

群眾醫療急救需求大,救護車數量偏少

該負責人表示,省委省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救護車的配置數量、分佈情況,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和每人平均預期壽命提高的目標,事關海南打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和公共衛生安全風險防控等重大問題。

但我省救護車存在數量偏少等問題。按照國家標準,我省納入120急救網路的救護車應達到600輛以上,缺口約300輛。現有部分救護車使用年限較長,車載設備完好率低,設備老化、性能不強,搶救能力有限。由於救護車數量少,導致急救站點佈局少,急救平均反應時間過長。

同時,我省人民群眾急救醫療需求大。2022年全省120有效呼叫量658697件次,出診164221車次,接診患者146341人次。

項目計劃全省增配131輛救護車

該負責人介紹,2014年省委省政府將“為49個鄉鎮衛生院配備救護車”納入為民辦實事事項,極大提升了基層急救能力。

據悉,2023年我省將為醫療衛生機構配備救護車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根據“業務需要、厲行節約”“合理、必須、均衡”和“省市(縣)分擔”原則,到2025年底前全省救護車數量達到國家標準,為打造“15分鐘急救圈”、滿足疫情防控要求,更好地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保障。

項目計劃2023年為18個市縣和10家省屬醫療機構配備131輛救護車(普通監護型68輛、負壓型45輛、新生兒轉運型18輛),11月至12月投入使用。

該負責人表示,通過採購救護車,迅速提升我省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能力,更好應對各類突發事件,保障人民群眾對院前醫療急救的基本需求,推動每人平均期望壽命提高目標實現,充分體現院前醫療急救事業的公益性,助力健康海南建設,爭取到2025年,初步建成與我省社會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的政府主導、覆蓋城鄉、運作高效、服務優質的省、市縣、鄉鎮三級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援院前醫療急救發展的良好氛圍,更好地彰顯海南幸福島、健康島、長壽島的形象。(記者馬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