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健全養老機構感染者轉運機制、就醫通道 重點場所須落實好防控責任

發佈時間: 2023-01-12 11:33:42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日就重點機構和重點場所疫情防控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指出,實施“乙類乙管”措施後,重點人群、重點機構、重點場所仍然是防控重點。

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場所高風險人群較多、人員集中,疫情傳播風險大。要加強健康監測和早期干預,確保重症高風險人員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轉診、及時救治。

商超、物流、餐飲、交通等行業的從業人員要加強個人防護,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症狀及時報告。

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重點機構和重點場所疫情防控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中國網楊楠攝

重點機構場所落實好單位防控責任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介紹,重點機構主要包括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學校、郵政快遞、醫療機構等,重點場所主要有客運車站、商場超市、農貿(集貿)市場、餐飲服務單位以及沐浴服務單位等人員密集、空間密閉、容易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場所。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以後,疫情防控的重點機構和重點場所以及防控的關鍵點已在總體方案以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下發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中給予進一步指導。

相關機構和場所應落實好單位防控責任和個人的疫苗接種、自我防護、健康監測、環境清潔消毒和通風換氣等措施。此外,對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還應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內部要分區管理,防止不同區域之間的交叉感染。二是在疫情嚴重期間,經科學評估適時採取封閉管理,防範疫情引入和擴散風險。三是疫情流行期間,外來人員進入機構時要提前預約,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及現場的抗原檢測陰性結果。四是要明確機構就診定點醫院,建立就醫優先的綠色通道,對機構內感染者可第一時間轉運和優先救治。

健全養老機構感染者的轉運機制和就醫綠色通道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下稱《指南》)。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介紹,養老機構的疫情防控總體上嚴於社會面。在疫情流行期間,經屬地聯防聯控機制批准同意,可以在加強人員進出健康監測的基礎上有序開放管理。在疫情嚴重期間,由當地黨委政府或聯防聯控機制,經科學評估適時採取封閉管理。《指南》對養老機構怎麼防範社會面感染源進入養老機構,以及養老機構出現感染之後如何應急處置也提出了詳細要求,突出防範疫情引入和擴散風險。養老機構要落實分類分級健康服務要求,做好醫藥物資供給。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建立轉診、急救綠色通道,確保養老機構老年人出現危重疾病時能夠及時救治和轉診。

李邦華指出,一個地區的養老機構是封閉管理還是有序開放管理,需要由當地黨委政府或聯防聯控機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統籌考慮當地疫情的流行情況,養老機構防控的情況,還由當地醫療資源的負荷情況以及社會運轉情況等等,做到動態調整。總體上要求養老機構能夠避免在當地社會面感染高峰的時候出現大量感染。

全國現有4萬多個養老機構,入住老年人220多萬人。民政部按照“乙類乙管”階段“保健康、防重症”的總體部署,結合養老機構的特點,堅持“關口前移”,會同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著力預防和減少老年人重症的發生。李邦華介紹,民政部指導養老機構每天做好至少兩次的健康監測和每週兩次的核酸或抗原檢測,如果養老機構自行聯繫核酸檢測機構有困難,地方聯防聯控機制要給予協調,做到老年人的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狀能夠“早發現”,以及養老機構陽性人員的“早發現”。落實養老機構老年人分類分級的健康服務,為老年人配備必要的血氧儀和吸氧設備,做到養老機構內的黃色、紅色標識重點老年人給予重點關注和老年人重症前期的“早識別”。

發揮養老機構內社醫療機構和定點協議的醫療機構的作用,儲備相應的藥物,通過遠端或者到府巡診診療服務,做到感染老年人診療的“早干預”。健全養老機構感染者的轉運機制和就醫綠色通道,提高轉診效率,在醫療資源緊張的時候,養老機構如果提前預定的定點醫療機構床位比較緊張時,要求民政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協作,統籌轄區內的其他醫療資源,優先為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安排接診和病床,做到“早轉診”。

90%以上的村委會和居委會已建立公共衛生委員會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會治理司一級巡視員李健認為,社區疫情防控是為了居民群眾,當然也要依靠居民群眾。應該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和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以及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基礎作用,細化村民小組長、居民小組長、樓門棟長以及網格員的責任。農村地區還要依託五級書記抓疫情防控機制,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體系。

2021年12月底,民政部等四部門專門部署加強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下屬的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目前有關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已經有90%以上的村委會和居委會都建立了公共衛生委員會。李健表示,接下來要加快推進公共衛生委員會與其他機構一起有效協同發揮作用。同時,要創新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以及社會慈善資源的聯動機制,也就是我們經常説的“五社聯動”,完善社區志願服務制度,動員居民群眾就近就便開展鄰里互助等活動。組織居民群眾圍繞疫情防控等問題開展靈活多樣的議事協商活動,群策群力落實好各項疫情防控優化措施。

協助做好“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的服務保障工作是城鄉社區落實“保健康、防重症”目標的重點任務。李健提出,城鄉社區工作者要與重點人群加強聯繫,掌握其健康狀況。重點人群健康服務主要集中在就醫、用藥以及疫苗接種這三個方面,所以要加強與家庭醫生、基層醫療衛生人員、轄區藥店、疫苗接種單位的對接,配合做好線上問診、就醫送藥、聯繫轉診、引導疫苗接種等工作。同時還要注意組織鄰里互助,設立“共用藥箱”,盡可能保障居民的用藥需求。加強對居民群眾的宣傳引導。

李健強調,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為城鄉社區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提供有力支援,醫療藥物資源要向基層傾斜,建立城鄉社區與醫療機構、藥房之間的直通熱線,社區反映的問題要及時回應解決,需要城鄉社區承擔的工作事務要整合規範,讓城鄉社區工作者有更多精力、能統籌更多資源解決居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商超、農貿(集貿)市場每日開窗通風2-3次

商務部嚴格按照“乙類乙管”總體方案,落實不斷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要求,制定了商場、超市、農貿(集貿)市場等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明確防控制度、環境衛生、員工衛生防護等要求,指導行業做好防控工作。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一級巡視員耿洪洲介紹,根據操作指南的要求,商場等場所要做好員工自我健康監測,如有相關症狀,要及時報告並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員工需要完成疫苗加強接種,實現“應接盡接”;員工工作期間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護用品;引導顧客全程規範佩戴口罩,不再測溫和查驗健康碼。

商超、農貿(集貿)市場要加強通風換氣,每日開窗通風2-3次。商超要對公共用品和設施,每日清潔消毒不少於2次,及時清理垃圾,保證消毒頻次和效果。農貿(集貿)市場要對批發檔口進行集中統一清潔消毒,維護好公共區域和設施的整潔衛生。攤位經營者應履行“一日一清潔”等要求,每日營業後要及時消毒。鼓勵顧客優先採用掃碼付款方式結帳,儘量減少人員接觸和排隊時間。鼓勵線下與線上購物相結合,因地制宜開展即時零售、網訂店送等服務。

儘量減少疫情對郵政快遞行業正常運轉的影響

根據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任務的變化,國家郵政局印發通知,就落實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總體方案、做好郵政快遞業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作出了具體部署,明確了工作要求,提出了優化完善措施。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介紹,國家郵政局強調,進一步落實郵政快遞企業主體責任,企業要強化內部管理,加強風險研判,完善工作方案和預案,抓好員工教育培訓和健康防護、生産作業場所安全管理等重要基礎性工作,堅決防範疫情風險影響企業正常運轉。同時,要進一步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強化行業監管,督促指導企業落實好疫情防控優化措施,充分發揮行業在服務疫情防控大局中的積極作用。

從業人員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強化個人防護意識,做好健康監測,實施症狀管理。推動從業人員優先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加強對新冠病毒感染人員的關心關愛和救助。企業要採取有效措施,幫助新冠病毒感染人員早日康復,並且按照“乙類乙管”的相關防控指引,安排其返崗復工。

企業強化分撥中心、營業網點的日常公共衛生管理,定期做好環境清潔消毒和通風換氣。為了應對從業人員因感染無法上崗的情況,企業要建立完善關鍵崗位的輪崗備崗機制,加強從業人員的調配、防疫物資的配備,遇到人員減員時要按照輪崗備崗的機制安排預備隊進駐和輪換,儘量減少疫情對行業正常運轉的影響。

根據新階段行業防控形勢變化,國家郵政局停止施行“乙類甲管”期間制定的行業疫情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進口國際郵件快件“首站消毒”及生産作業閉環管理,從業人員定期核酸檢測等要求。同時優化了一些操作的環節,提升了行業運作效率。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處於不同流行階段 仍需繼續強調做好個人防護

常昭瑞提示,當前國內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處於不同流行階段,仍需繼續強調做好個人防護,科學規範佩戴口罩,尤其在以下情形應該佩戴口罩:一是進入醫院、商場、超市、室內會場、機場車站等環境密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乘坐飛機、火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廂式電梯時應全程規範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級別口罩。二是進入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時。三是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新冠感染相關症狀時。四是近距離接觸或者護理新冠感染者以及有新冠感染相關症狀人員時。五是醫務工作者、交通運輸、商場、超市、餐飲旅遊、快遞、保潔等從事公共服務以及密閉場所的工作人員。此外,在公共場所還需要繼續保持社交距離、咳嗽禮儀以及環境通風消毒、清潔等防護措施。(記者彭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