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焦慮情緒——如何做好孩子“陽”後的心理調適
發佈時間: 2023-01-11 13:46:27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近期,不少人感染新冠病毒。面對疫情,家長不僅擔心孩子感染,而且擔心孩子感染後的身心健康。針對這一話題,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近日展開了專項調查,有1000余人參與。
兒童青少年感染新冠病毒後,會帶來一些緊張情緒。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心理教師胡蝶表示,兒童青少年感染後,因身體不適會引發心理變化,甚至産生心理困擾。首先是情緒波動較大,感覺恐慌,擔憂自己的病情會不斷加劇。有些學生還會因為網課與期末考試産生煩躁緊張的情緒。其次是可能會出現作息不規律、拖延、沉迷手機、強迫性反覆洗手等問題。
如何應對這些緊張情緒?調查顯示,多數家長認同“家長要確保孩子充足睡眠、合理規律的飲食”“家長老師做好自我情緒管理,盡可能在孩子面前呈現放鬆狀態”“家長老師接納孩子的緊張情緒,並做好對孩子的心理支援”。
“當孩子‘陽性’後,對期末考試産生‘考不好會被批評’等消極想法時,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更多成功體驗。如告訴孩子積極對抗病毒、努力調整自己、盡力去幫助家人和他人,就是期末階段交出的最好答卷。”胡蝶建議家長首先引導孩子從心理上接納事實,並關注由此帶來的情緒和身體變化。同時,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保證豐富且規律的生活可以讓孩子的“心理免疫力”增強,更有信心面對風險。
“小朋友的修復能力很強,很快就會痊癒。家長要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安全感,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在陪伴他,從而緩解他們的焦慮。”重慶兼善中學蔡家校區教師吳小霞為家長支招,“孩子感染後,要多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同時要注意保持創造的環境,讓孩子多休息,並做好通風。”
與此同時,孩子居家線上學習面臨新的挑戰。調查顯示,大多數家長表示孩子目前處於居家上網課階段。不少家長表示,孩子上網課期間遇到了“學習態度懶散,聽課效率大打折扣”“無法集中精力聽講,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和“孩子感染康復後,學習積極性降低”等困難,還有部分面臨中高考的孩子感染後全家都很焦慮。
對此,胡蝶送給家長們兩個“更重要”:第一,身體比學習更重要。家長需要緩解自身焦慮,先踏實陪伴孩子恢復身體,老師和學校會想辦法幫孩子們把落下的功課補上。第二,成長比成績更重要。孩子們在這次感染中會獲得更多成長,如對自己與他人生命的關懷與珍視,對心態的調節與情緒的平復,對家人的照顧與體貼等。
感染病毒康復後,如何更好地維護親子關係?調查顯示,家長們比較認同“家人之間積極開展交流,相互傾訴心聲”“借此機會教育孩子愛惜身體並對家人負責”“花時間與孩子一起進行有意義的活動”“劃出彼此的獨立空間”等。
吳小霞表示,家長在隔離期間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首先可以轉移方向,比如告訴孩子,上次生病沒多久就康復了,説明孩子身體素質很不錯,這次也會如此。其次要有方法地鼓勵孩子,告訴孩子,如果現在注意休息多喝水,一定會很快好起來。最後要表達對孩子的愛,“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愛你,都會在你的身邊”。
胡蝶也認為,居家隔離期間,家長與孩子彼此的支援能夠讓我們更持久地應對困境。家長每天可以陪孩子玩遊戲或者聊聊天,給家庭一些輕鬆休閒的時間,同時也要多給孩子一點自由發揮和獨處的空間。
日前,全國各地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特點,對期末考試工作分階段作出差異化安排。浙江省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教師鄭英告訴記者,如何抓住這個寒假,通過開展系列針對性的實踐活動,和學生一起過個充實、有趣、多姿多彩的假期,是自己目前正在做的重點工作。
“這兩天我指導學生制定了一份特別詳盡務實的寒假計劃表,希望幫助學生度過一個有節奏、有章法、能應對各種變化的完美寒假。”鄭英介紹,她同時還設計了學生居家廚藝秀、技能展示等創意活動。“當孩子和家長一起做一些有趣又充實的事情,不但能讓假期生活品質得到提升,還可以讓親子關係得到改善。疫情之下,積極做好當下的事情有利於促進孩子自我效能感提升。”鄭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