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關愛體系,加大支援力度——
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發佈時間: 2022-12-05 11:24:34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我國有8500多萬殘疾人,他們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全社會給予充分的尊重、關心和幫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殘疾人生活品質、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廣大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近日,第十六屆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論壇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辦,論壇聚焦“增強殘疾人發展能力,促進殘疾人共同富裕”這一主題,邀請了11位專家學者做主旨發言,共400余人參加。大家一致表示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力促進殘疾人共同富裕和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不斷提升殘疾人發展能力、發展機會和發展環境。
各方積極參與,形成幫扶合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與會人士表示,殘疾人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和具體呈現。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殘疾人群體絕不能掉隊。
“應當牢牢把握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關係,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和重大任務之下,研究謀劃新征程殘疾人事業發展,努力縮小殘疾人生活狀況與整個社會平均水準的差距,充分挖掘殘疾人的自身潛能,發揮殘疾人在殘疾人事業中的主體作用。”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程凱表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十三五”時期,我國710萬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全部如期脫貧,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在中國殘聯研究室主任郭春寧看來,實現殘疾人事業現代化,讓殘疾人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共用者,是新征程中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新目標、新任務,也是廣大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的新希望、新期盼。
促進殘疾人共同富裕和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單靠殘聯組織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各部門把推進殘疾人事業當作分內的責任,多措並舉、形成合力。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結合工作實際,談了建議和看法。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建議,重點構築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加大對殘疾人就業的支援力度,推動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運東來表示,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關乎民生福祉,關乎公平正義,人社部門將繼續全力做好殘疾人就業創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殘疾人福利處副處長焦佳淩表示,保殘疾人基本民生之本、夯基層社會治理之基、鑄增進民生福祉之魂,為廣大殘疾人群體共用改革發展成果貢獻應有之力。
提升收入水準,加強健康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廣大殘疾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體現,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
“當前殘疾人事業高品質發展面臨殘疾人口規模巨大、殘疾人返貧致貧風險較高、殘疾人事業發展城鄉區域不均衡等挑戰,建議強化頂層設計,將殘疾人事業高品質發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大局,同時用足用好動態更新的專項調查數據,提升殘疾人精準服務能力。”會上,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陳功的觀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對此,南京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閩鋼認為,殘疾人相對貧困具有特殊性和長期性的特點,要建立以殘疾人需求為導向的管理機制,在普惠的基礎上加入新的特惠服務,堅持惠民便民精準管理,千方百計健全幫扶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
“殘疾人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務是提升殘疾人的收入水準,讓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盡可能地實現就業或創業,逐步縮小與其他群體的收入差距,優化殘疾人保障服務資源配置機制。”浙江大學共用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何文炯説。
康復和健康管理是改善殘疾人生活品質、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隨著殘疾人康復納入健康中國建設大局,殘疾人康復專業隊伍建設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殘疾人享受到了健康和康復服務。與會人士認為,在促進殘疾人共同富裕和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殘疾人健康權仍然需要得到有力維護。
“健康管理可以預防和延緩疾病演變進程並減少並發癥,降低照護者的負擔,因此要實施全面連續的監測、分析、評估以及危險因素干預,構建成熟完善的殘疾人健康管理模式並推而廣之。”在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呂軍看來,幫助殘疾人回歸社會、服務社會是殘疾人健康管理的目標和初衷。
在圓桌討論環節,與會人士還探討了如何激發殘疾人社會組織活力、如何推進殘疾人精神文明建設等問題。“促進殘疾人共同富裕,既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應有之義,也是對我國社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考驗,只有補齊短板、齊心合力,才能促使殘疾人共同富裕之路與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齊頭並進。”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鄒廣文説。
辦好特殊教育,實現更好發展
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更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支重要力量。
“要繼續秉承平等、多元、融合的價值理念,確認殘疾人同樣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共用者,突出殘疾人的特殊比較優勢,強調其有能力通過共建共用實現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真正成為人類文明發展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張萬洪説。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邵磊表示,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現代資訊技術和相關産業極大幫助殘疾人突破自身限制、超越環境障礙,為殘疾人融入社會創造無限可能。殘疾人科技賦能是一個涉及企業、市場、政府和殘疾人的多方面問題,要加強在政策制定、技術創新及推廣應用等多方面協作。
除了科技賦能,提高受教育水準也能讓殘疾人生活更有尊嚴。會上,多位專家圍繞辦好特殊教育、發展融合教育建言獻策。“我國的特殊師範教育必須順應特殊教育高品質發展政策要求,培養更多高水準專業師資,順應當代融合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培養適應普特融合的寬口徑教師人才,繼續加大特殊教育教師職後培訓,推進中國特殊教育教師隊伍整體品質提升,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校長王立新表示。
“普通學校向融合學校轉型、特殊教育學校向資源中心轉型將是融合教育未來的發展趨勢。”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院院長李拉認為,現在普通學校裏邊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今後,特殊教育學校應該為融合教育發展提供諮詢、服務、指導、培訓、管理,幫助普通學校來解決一些專業問題。
“推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還要大力發展我國的殘障學學科。”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會長關信平建議,一方面加強殘疾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另一方面通過産學研合作的方式,將重要的研究結果轉化為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政策參考。(記者易舒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