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走進重慶市民身邊的心理諮詢熱線

發佈時間: 2022-11-22 13:09:22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疫情,讓重慶這座城市突然安靜了下來。然而,存在於人們內心深處的一些情緒——焦慮、不安、煩躁,並沒有消停。

城市上空,一條條跨越時空的心理諮詢熱線,架起了市民與心理諮詢師之間溝通的橋梁,讓一份份焦慮不安消弭于無形,讓部分緊張的人們以平靜坦然的姿態面對疫情。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走進市民身邊的心理諮詢熱線,見證跨越時空的心理慰藉。

為電話那頭的人提供幫助

“謝謝你們,這幾天我好多了。”11月19日,聽到電話那頭輕鬆的答謝,南岸區希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心理諮詢師吳燕會心一笑。

電話那頭,是幾天前找她哭訴的一位全職媽媽。丈夫沒在身邊,上小學的兒子因為上網課和她“杠”上了,全職媽媽情緒失控,感到十分無助。

“語速很快,傳達出的情緒是苦惱、否定、憤怒。”吳燕説,她花了半個小時讓對方一吐而快,隨後引導她做放鬆練習緩解情緒。

“你現在回到房間,靠著也行、躺著也行。先深吸一口氣,讓氣在腹部停留3到5秒,慢慢往外吐。覺得舒服就閉上眼睛,再來一次……”幾次呼吸訓練後,這位媽媽説話的聲音變緩變慢了,能和吳燕輕鬆交流了。

當天,是吳燕和她約定回訪的日子。

吳燕在一家心理諮詢機構上班。本輪疫情發生後,她主動加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麼周力所在機構組建的“心光希望心理”危機干預救援隊,成為一名志願者。從11月10日起,“希望心理”熱線20名諮詢師輪流值班,通過電話、語音與求助者交流談心,幫他們走出陰霾,重拾信心,每天要接40通熱線。

每晚11點到次日淩晨5點是熱線接聽高峰期,熬夜成了家常便飯。

在吳燕看來,傾聽和陪伴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傾聽、共情、引導積極情緒是他們開展心理疏導的主要步驟。每每電話那頭説“謝謝你”,吳燕和同事們都會滿足的微笑,為對方,也為自己。

“只要你傾訴,我就在傾聽。”吳燕希望通過自己電話這頭的守候,為電話那頭需要幫助的人撐“一把傘”。

“接到電話,我們就會負責”

“老師,我想出去跟小夥伴玩,家裏都待煩了,還常常跟父母吵架,感覺我都不是他們親生的了……”接到這個孩子的哭訴,西南大學基礎心理學博士、心理學部心理諮詢與培訓中心專碩教學主管吳波心裏咯噔了一下。

“這位同學,我能理解你的情緒,你一定遇到了不能克服的困難。”吳波一邊傾聽孩子的想法,一邊耐心安撫他。

“你要是在家感到無聊了,可以跟自己的同學打個電話聊聊天,或是一起玩玩遊戲。”“那我現在就給我最好的朋友打個電話,順便連線來一把遊戲!”吳波給求助的孩子支了招,孩子開心地挂斷了電話。

從11月12日起,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成立了由10多名專家和50余名志願者組成的疫情防控應急處置市民心理關愛與疏導專業團隊,向市民提供免費的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工作,熱線023-68367770接聽時間為每天9:00—21:00。開通8天就有150多個電話打進來。熱線安排了三個組輪流值守,每組兩名志願者,每天還有兩名專家進行督導。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心理諮詢研究與培訓中心實踐主管張新荷有過一次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通話。

來電者覺得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出現自傷的想法。針對這種風險較大的來電者,他們首先進行危機評估,然後儘量穩定對方情緒,再想辦法通知當事人的家屬,並聯繫警方,直到危機解除。

“這樣危險的情形並不多,但只要接到電話,我們就一定會負責。”張新荷説,這就是心理諮詢師的使命。

24小時“跨時空”的陪伴

“叮鈴鈴……”11月20日一大早,在九龍坡區黃桷坪街道辦事處一樓辦公室裏,電話不時響起。這是九龍坡區黃桷坪街道近期開通的社區心理熱線——“小蕾花開”心理工作室。

“在家裏辦公比在單位忙多了,我感覺壓力好大!”打進電話傾訴的是一位“95後”上班族小鄒,她向心理諮詢師趙蕾傾訴著困擾。

電話一打就是20多分鐘。趙蕾注意到,小鄒時而在電話那頭埋怨和大吼,時而傳來委屈的抽泣……

“小鄒,我理解你,你有這些想法都是正常的,而且你工作這麼努力,是我們讚賞和推崇的。”趙蕾耐心地傾聽著,一邊記錄著小鄒的情況,一邊用嘶啞的聲音輕聲安慰和鼓勵。

半個小時後,小鄒情緒逐漸穩定。“別被工作綁架,要抓住一些盡可能的碎片化休息時間,完全拋開工作,徹底靜下來……”趙蕾梳理著記錄本上小鄒的“鬱結”,開始逐一給出建議和解決辦法。

挂電話前,小鄒對趙蕾説:“趙老師,謝謝您,我心裏舒服多了,你教我的辦法我馬上就試試!”

趙蕾笑著放下電話筒,繼續在記錄本上做一些分析和補充。“我們的目的就是‘助人自助’。”趙蕾説,傾訴其實是宣泄情緒的一個好辦法,小鄒接受她的建議幫助,就到達了“自助”的最終目的。

趙蕾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已經十幾年。11月8日“小蕾花開”心理工作室接到黃桷坪街道通知後,決定開通24小時社區心理諮詢熱線023-81694576。

把8歲的孩子送回家後,趙蕾簡單收拾了兩件衣服和一些日常用品,便在單位住了下來。和她一起住下來輪流值守的,還有她的同事趙碧,也是心理諮詢師。

幾天下來,這條社區公益心理熱線共接到求助案例87個,她們的聲變得嘶啞。趙蕾表示,她們會一直堅守公益心理熱線,為需要的人提供24小時“跨時空”的陪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