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抗抑鬱藥見效慢有了新説法

發佈時間: 2022-11-09 11:05:50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張豐

 

近日,南京醫科大學生殖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院周其岡教授、朱東亞教授、厲廷有教授聯合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能夠開發快速抗抑鬱藥物的新靶點,併合成了一種能夠快速起效的候選抗抑郁先導化合物,其可克服現有抗抑鬱藥物的多個副作用。相關研究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

據了解,目前,學界公認的抑鬱症主要致病機制,是大腦中神經元突觸間隙的5-羥色胺神經遞質減少。5-羥色胺主要介導人類的抑鬱情緒,增高突觸間隙的5-羥色胺濃度能夠發揮抗抑鬱作用,這便是“單胺假説”。南醫大研究團隊表示,第一代、第二代抗抑鬱藥物都存在較多、較嚴重的副作用。以“單胺假説”為理論基礎的第三代抗抑鬱藥物于20世紀80年代上市,至今仍應用於臨床一線。但現有抗抑鬱藥物患者服用後2至4周才開始顯現療效,不利於治療處於急性發作期的重症患者,且這類藥僅對部分患者有效,療效不穩定。

“腦幹處有一個非常特異的核團叫做中縫背核,大量的5-羥色胺在這裡合成,再通過神經元發射到全腦。”周其岡解釋,“大腦有負反饋機制,5-羥色胺轉運子抑製劑在突觸和腦幹處發揮的作用完全相反,在5-羥色胺轉運子抑製劑用藥早期,兩方面的平衡作用導致無法發揮抗抑鬱療效。需要等到中縫背核5-羥色胺自身受體脫敏後,氟西汀等藥物才能顯現抗抑鬱效果。”這正是抗抑鬱藥物僅對部分患者有效,療效不穩定,見效慢,極少數人服用後還會加重病情的原因。

該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了一個抗抑鬱的新靶點,即位於中縫背核區的5-羥色胺轉運體與神經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耦聯靶點。解開 5-羥色胺轉運體-神經元一氧化氮合成酶耦聯,能不依賴於5-羥色胺自身受體脫敏,發揮快速抗抑鬱作用。基於此,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種快速起效的抗抑郁先導化合物“ZZL-7”。小鼠實驗顯示,“ZZL-7”在注射後兩小時即發揮抗抑鬱作用。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新發現不僅闡明瞭基於“單胺假説”的抗抑鬱藥物延遲起效的根本原因,也通過新靶點實現了短時間快速起效,在理論意義上具有完全克服以往抗抑鬱藥物存在副作用缺陷的可能。(特約記者程守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