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美這十年:在有序規範發展中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發佈時間: 2022-11-01 16:24:07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在醫療美容機構、醫療人才、醫療器械設備、網際網路資訊化應用等領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德勤發佈的《中國醫美行業2022年度洞悉報告》顯示,中國醫美市場進入快速增長期,2015-2020年市場規模由637億人民幣增長至1,549億人民幣,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500億人民幣。新氧發佈的《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21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達1846億。
那麼,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為什麼會有如此快速的發展?這十年中獲得哪些成就?未來將會有怎樣的新發展?10月21日下午,中國網健康中國頻道“健康醫美會客廳”邀請了中國醫美行業部分代表,請他們分別從個人、機構、行業、市場的成長與認識角度,回顧中國醫療美容行業這十年取得的成就等話題。
出席座談的嘉賓有北京聖嘉新醫療美容醫院院長邱立東、上海高實醫療科技集團北京區域銷售經理歐陽會平、新氧科技股份CEO特助劉璐、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于鯤、北京國藝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月蕾、北京國康衛信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韋勳等。
話題一:中國醫療美容行業這十年取得了哪些成就?
邱立東(30年從醫經驗的臨床醫生、醫生合夥制醫院合夥人)
邱立東:中國醫美行業在這十年發展中,由20多年前只要是有點外科基礎的醫生,就敢打麻藥,敢扎針的無序狀態,發展到了如今逐漸走入正軌,專業規範化呈上升曲線發展的階段。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國家政府部門對醫美行業加強監管,更加嚴格規範;醫療技術更加先進,部分已經與國際接軌;手術項目的安全系數提高了。
過去我們總愛向南韓看齊,現在中國醫療美容技術不僅比肩南韓,甚至有些方面已經超越南韓水準;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我們在國際上的學術交流、互訪的機會也比十年前增多了;過去我們能了解的國外相關醫學書籍資料非常少且搜尋困難,現在很容易查閱到,以自身為例,我現在不僅能查閱到,還作為主譯,已經翻譯了幾本國外知名專家撰寫的面部抗衰老著作。
歐陽會平(從事醫美行業4年多,品牌醫美器械廠商代表)
歐陽會平:隨著這十年中國醫美市場的高速發展,醫生的職業規劃學習越來越多,選擇産品的標準也越來越正規化。
我們高實集團在整形外科、微創、無創等領域的業務已開展了20年,這幾年跟醫院或醫生談業務時,感覺變化最大的是對方在選擇産品時,不再把高利潤作為採購首選條件,反而先會確認産品三證是否齊全,是否合規安全。只有在完全符合規範的前提下,才會進行下一步的談判。這也會促使廠商在醫療器械的生産、品質、標準、供應等各方面更加注重合法合規性。
當然,因為我們集團一直都在推動行業朝著正規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始終把産品品質和産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所以我們跟醫院的合作一直都很順暢,有超過5000家醫美機構跟我們達成了戰略合作。
劉璐(從事醫美行業5年多;10多年國內外醫療及消費行業管理諮詢及投融資顧問經驗)
劉璐:這些年來,主要表現在本土研發能力的創新發展、上游技術和産品的供給極大豐富、醫療技術水準的快速提升,消費者認知以及人群滲透率方面都比十年前有了很大提高。
在行業發展和資本推動下,醫美行業已經呈現出初步産業化規模,出現了以愛美客、朗姿、錦波為代表的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産品研發和醫院經營水準的上市公司,具有較大的行業影響力。
期間,以新氧為代表的創新的消費者科普平臺和電商平臺的出現,提升了行業的資訊透明度以及行業的産品標準化水準和醫療服務水準。
于鯤(從事醫美行業16年,醫療美容領域律師)
于鯤:十年前,只有大型的醫美機構對合規的意識比較重視,一些小的醫美機構法律意識薄弱。十年後,無論大中小型的醫美機構,都很重視法律法規。同時,國家對醫美的監管越來越加強,出臺的相關法規也越來越聚焦。
周月蕾(從事醫美行業23年,醫生、醫院管理專家)
周月蕾:中國醫美行業這十年是一個轉捩點。十年前我從台灣高雄醫學院讀研歸來,發現國內3千平米5千平米甚至上萬平的醫美大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家比一家裝修豪華,也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崗位。而現在國家制定了一系列行業指南、法律、法規, 使行業呈現出安全規範,科學健康,誠信發展的趨勢。
宋韋勳(從事醫美行業近20年,醫院管理諮詢顧問)
宋韋勳:2012年前的中國醫美行業,基本完成了市場的教育,相關的人才培養得到了很好的沉澱。一批人走向市場的獨立創業,也帶動了市場資本化。有了資本的介入,醫美市場有了快速的發展,但也出現了很多違規違法的情況。因此,需要及時的整頓與規範。
所以,這十年的中國醫美行業發展,主要表現在:第一,國家開始在逐漸的規範醫療市場,比如不允許再做小額貸了;第二,國家允許醫生多點執業,讓更多公立醫院醫生進入醫美市場;第三,出現很多類似新氧這樣的商業服務平臺,對市場教育普及起到很大的作用。
話題二:中國求美者或者市場需求方在這十年中發生哪些改變?
邱立東:這十年來網際網路的廣泛使用,改變了求美者的消費習慣,他們習慣通過平臺來了解醫生、了解機構、了解項目,價格透明瞭。
歐陽會平:求美者對美的認知、接受的科普越來越多;年齡層從十年前的40、50歲,擴大到從20歲到60歲;觀念上開始把醫美當成日常的維養,通常南方比北方對醫美的接受程度會更大一些,對美的需求更遵從內心。我們的産品也是根據消費者的反饋不斷改進。
劉璐:中國醫美消費者現在對整容的接納程度很高,根據之前我們做過的全球消費者調研,是顯著高於國際平均水準的。醫美消費已經從過去神秘的、只屬於少部分人的高端消費行為,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變成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生活方式消費之一,成為我們都市女性愉悅自我的消費,甚至成為閨蜜分享的社交活動。也反映出老百姓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
話題三:外部環境對中國醫美行業有哪些促進作用?
劉璐:這十年,我們看到非常清晰的變化是,手術和非手術治療量的對比,已經轉變成4:6。之所以整個醫美行業市場能夠得到快速放量,其原因是科學技術和新産品新技術的引入,真正的把求美者對無創治療的需求釋放出來,更容易形成標準化、規模化。
話題四: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在下一個十年將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邱立東:國家主管部門對醫美行業的嚴格監管,對以醫療為核心的機構來説,是將要迎來春天了。下一個十年,醫美機構更要注意做好科普工作,積累公共信任資本。當醫美機構有了公共信任資本,就不需要以廣告行銷為核心的商業模式了。如此一來,醫美也不應該叫消費醫療,而應該改為特需醫療。同時也需要媒體和社會輿論去引導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念。
劉璐:未來有幾點可以關注的地方,第一,未來5-10年,非手術的市場佔比將會越來越高,隨著新材料新技術如重組膠原蛋白、再生材料、重組肉毒等具有國際領先水準技術的研發應用,以及服務的規模化標準化提升,醫美市場將以穩健的速度增長,滿足國內消費者對於美好生活品質人生的追求。但是手術永遠有自己的位置,因為它是代表了醫美最高的藝術和技術的巔峰;第二,未來的醫美機構一定是以醫生機構為主,尤其是醫生創業的社區連鎖醫美機構;第三,過去十年是國內醫美市場的快速成長期,整個行業投入了較大的市場教育和行銷成本。隨著市場進入成熟期,醫美機構也需要將經營焦點從流量轉移到內功上,做好醫療服務和客戶體驗,做好存量的精細化經營,將把更多的成本投向醫生自身技術的提升,院內人員的培訓,服務的提升,體驗的改善。醫美機構的行銷推廣成本也將從目前的35%-45%降低到更低的合理水準,推進醫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于鯤:未來的十年醫美之路,我希望行業的立法、法律適用要規範統一,企業管理能夠更加合規;希望從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監管部門、鑒定機構等多個部門聯合,共同加大力度打擊黑産品、黑機構、黑醫生,肅清醫美行業市場;希望中國網等更多的媒體加大科普宣教的力度,幫助醫美消費者和醫美機構經營者了解更多的相關法律知識。
周月蕾:未來國內的醫療美容行業肯定會像國外一樣,走上以醫為主的道路。後一個10年的機遇,醫生品牌力量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宋韋勳:未來十年一定以醫為主,標準規範,只有建立行業標準,提高自身素質,凈化網路和輿論的空間,我們的醫美行業才能健康發展。
主持人淩燕:借用嘉賓的一席話,美的需求自古以來就存在,每個人都希望皮膚更白、五官更加精緻和立體,或者更符合時代的審美。但是為什麼現在能釋放能滿足?這是因為現在我們有技術有能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同樣,中國醫美行業之所以能夠得到蓬勃發展,前提條件是建立在人們生活水準提高,對美有了更高要求的基礎上,繼而才有了學術、技術、資訊等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
所以,雖然現在我們談醫美行業要標準化、規範化,大家應該清醒認識到,這只是一條必經之路。要想醫美行業發展更快更高更強,我們必定要通過堅持醫療本質,加快技術創新,才能推動醫美行業高品質發展。(圖文:淩燕 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