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臟日”帶你走近柳人醫“護心”人
發佈時間: 2022-10-10 15:15:00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心臟是唯一一個片刻不可以休息的器官,當人類生命開始在母體胚胎孕育的那一刻起,心臟就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然而,由於人口老齡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流行等原因,冠心病、心肌病等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與生命。
做強胸痛中心,建設房顫中心,創建柳州首家心臟康復中心……病人的需求就是醫生努力的方向,在“護心”的道路上,柳人醫人一直全力以赴。9月29日世界心臟日到來之際,我們走進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走近了這群“護心”人——
房顫中心:護航心律失常患者
“曾先生是我院房顫中心成功救治的一名患者,手術的成功,得益於心血管內科團隊電生理介入團隊的合作,更得益於患者及家屬對我們的充分信任。在‘複雜’心律失常治療方面,我們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去年,通過柳州市高層次人才引進,劉艷麗博士開始擔任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此後,她帶領科室全力籌備國家房顫中心建設,積極推動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顫患者的規範治療,醫院實現心律失常射頻數量影響力排行從區內第11名上升至第4名的突破,學科影響力大大提升,房顫中心的建設成果及亮點前不久得到了中國房顫中心聯盟認證專家組的充分肯定。患者曾先生是劉艷麗主任特別想分享的一個病例。
曾先生8歲開始反覆出現心悸胸悶不適。40年來,他輾轉于區內各大醫院,被診斷為心律失常-陣發性心房顫動。因先天性心臟重度轉位-右旋心,手術難度大,建議其口服藥物治療,但心悸胸悶症狀仍然反覆發作。輾轉治療多年後,他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走進了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
電生理團隊認為,患者有房顫病史40餘年,心悸胸悶症狀反覆發作,藥物療效不佳,且副作用大。雖予藥物治療,患者仍反覆出現反酸及腹痛等不適,消化道出血、顱內及皮膚黏膜出血等風險明顯增加。入院時患者已經出現心功能不全症狀,同時合併房顫的嚴重並發癥——腦梗塞。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和預後,團隊建議行經導管心臟射頻消融術。
“患者心臟超聲和CT提示心臟重度轉位——右旋心,解剖結構的改變大大增加了他的心律失常治療難度。”劉艷麗主任介紹稱,電生理介入團隊綜合評估患者的病情及心臟情況後,考慮到患者為右旋心,穿刺房間隔困難,為了保證患者的手術安全,團隊決定應用心腔內超聲,在Carto3三維電解剖標測系統指導下,為患者實施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
與患者及家屬詳細溝通病情後,今年5月,電生理團隊為患者做了經導管心臟射頻消融術+術中心臟電生理檢查+心臟標測圖+房間隔穿刺術+心腔內超聲心動圖,手術順利,患者恢復良好,並於6月康復出院。
做完射頻消融術後,曾先生不再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因為得過腦梗塞,他曾擔心自己因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出現腦出血或胃出血。做完手術,他終於放心了。現在,他的心悸胸悶症狀已經消失,肢體乏力和精神狀況也明顯改善,心衰症狀明顯好轉,現定期復查,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復診。
劉艷麗主任帶領團隊完成柳州首例迷走神經節射頻消融術、首例房顫患者房室結消融+左束支起搏、首例幹穿心包心外膜射頻消融術、醫院首例孕婦心律失常零射線射頻消融等高難度手術……來柳州近一年,劉艷麗主任帶領團隊挽救了眾多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命,提高和延長了心衰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壽命。
據了解,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創建於1985年。身為廣西醫療衛生重點學科,正緊跟國際前沿,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的新器械和新技術。
胸痛中心:團隊合作不懼急危重症
心血管重症監護室救治的多是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開通堵塞的冠狀血管,是救治患者的最佳手段。
建立完善心血管危重疾病的救治體系,完成柳州首例ECMO(體外膜肺氧合)支援下冠脈支架植入術、首例ECMO支援下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手術……心血管內科不斷加強醫聯體合作,以胸痛中心的技術力量輻射柳城、鹿寨、羅城、沙塘等基層醫院,通過“傳、幫、帶”,把技術傳到基層。
日前,柳州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成功讓一例急性心肌梗死併發交感電風暴急危重症患者轉危為安。
現年45歲的莫先生有多年糖尿病病史。因平時無明顯不適症狀,他沒有規律服藥,也不監測血糖。8月初,莫先生出現胸悶氣促不適,發病後,他前往柳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
心電圖檢查提示患者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通過綠色通道,患者被轉至介入室行急診冠脈介入治療。冠脈造影檢查提示,患者的冠脈多支重度狹窄閉塞性病變,於是急診行左前降支冠脈介入治療,植入支架1枚。
術後返回病房,患者反覆發生意識喪失。心電監護提示,患者有反覆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發作。經過反覆心臟按壓、電除顫及多種抗心律失常藥物搶救,患者室速、室顫仍反覆發作。鋻於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後反覆出現室速室顫惡性心律失常,醫生考慮其出現“交感電風暴”。
“電風暴是一種危及生命的臨床危急重症,十分凶險,如果不能有效遏制這種惡性心律失常發生,患者隨時會死亡。”
在心血管內科疑難危重病例討論中,冠脈介入團隊認為,患者的心電、血流動力學極不穩定,應植入IABP輔助迴圈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同時需在IABP輔助下再次行冠脈介入治療開通餘下的旋支、右冠閉塞血管,讓冠脈達到完全的血運重建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狀態,減少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
電生理團隊認為,患者心電圖提示有Q-T間期延長、尖端扭轉性室速,抗心律失常藥物需進一步調整,補鉀補鎂維持患者內環境穩定,加大靜脈β受體阻滯劑拮抗交感神經,同時需有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充分鎮靜鎮痛以減輕患者的交感神經亢奮。還需植入心臟臨時起搏器,調控患者的心率,使用臨時起搏器超速抑制患者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
在綜合搶救措施的輔助下,心血管內科各團隊密切配合,再次對患者行第二次冠脈介入治療。經過20多天積極抗心律失常、抗休克、抗感染等救治,歷經近百次電復律,患者的病情趨於好轉,成功脫離了呼吸機、心臟臨時起搏器等,並康復出院。
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主任蔣芳勇表示,對急性心肌梗死併發交感電風暴急危重症患者莫先生的成功救治,得益於柳州市人民醫院胸痛中心的高效運作。自建立以“胸痛中心”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救治體系,心血管內科心血管介入技術不僅在本區域優勢明顯,各亞專科也得到了均衡發展。
蔣芳勇主任強調,心血管病患者要加強血糖管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胸部不適等症狀,要馬上到醫院就診,否則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習慣及疾病,是對心臟最好的愛護。”
心臟康復中心:讓康復由被動變主動
今年6月,柳州市人民醫院創建了柳州首家心臟康復中心,建立了“預防-急救-治療-康復”一體化的防治體系。
醫院心臟康復中心可為各種心臟疾病患者提供醫學評估、運動評估、營養評估、控制危險因素、心理指導、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導等心臟康復服務。自啟用以來,康復中心已為患者完成體外反搏2500多次,心肺運動測試600余例,有氧運動300多次,極大地提升了心血管病患者的生活品質。
65歲的孫先生有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史,反覆胸悶、胸痛7月有餘。只要他快步行走,就會誘發心絞痛,日常活動嚴重受限,生活品質嚴重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今年2月,孫先生在柳州市人民醫院做了冠脈支架植入治療。心臟康復中心啟用後,他開始做一個療程的有氧運動配合體外反搏。經過一個療程的心臟康復治療,心功能恢復良好,無氧閾強度以下的運動不再受限,生活品質明顯改善了。孫先生非常認可心臟康復的療效,還積極地介紹其他病友前往治療。
“傳統醫學治療,比如冠脈支架植入治療等,醫生處於主導位置,患者處於被動位置。心臟康復以有氧運動為基礎,患者主動通過有氧運動改善心肺功能,從而提高生活品質,屬主動健康。”
心臟康復中心汪彪醫生稱,隨著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日益增多,人們迫切需要改變被動健康的醫療模式,將被動變成主動。心臟康復中心的建立,是順應醫療改革趨勢的惠民之舉。
目前柳州市人民醫院心臟康復中心正在籌備申報“CDQI國家標準化心臟康復中心”。心血管內科則計劃通過3-5年的建設,爭取將心臟康復中心建設成為柳州市首家心臟康復培訓基地。通過對更多醫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讓基層醫院早日建立心臟康復中心,讓主動康復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