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用“塑膠袋”代替玻璃瓶盛裝 國內首條中藥口服液條包生産線投産

發佈時間: 2022-10-09 09:40:23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記者近日從中藥制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共性技術實驗室)得到消息:由該實驗室為主體研製的國內首條中藥口服液條包生産線已建成投産。該項目最大的特點是以新型“塑膠袋”代替了傳統玻璃瓶用來盛裝口服溶液。由此,該生産線每年可處理中藥材2.5萬噸,年産口服液30億條包。對中藥行業來説,此舉尚屬首次。

作為國內中藥制藥共性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共性技術實驗室依託魯南制藥集團而建,立足中藥産業發展需求,集聚了130余名高精尖人才團隊,聯動百餘所高校院所,在國內形成了“産—學—研”一體化應用研究與可實施科研成果迅速産業化的優勢地位。

複合膜包裝用於中藥口服液

長期以來,“口服液+玻璃瓶”組合被視為液體類藥品的黃金搭檔。後者也因為其透明性、美觀度、化學性質穩定等優點,一直被認為口服液包裝的首選,但其重量大、運輸存儲成本高、不耐衝擊、易破碎、吸藥難等短板也為市場詬病。同時,中藥成分也有與玻璃瓶發生反應的風險。

在魯南制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共性技術實驗室主任張貴民看來,市場的痛點便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攻關課題。

複合包裝膜是指由多層薄膜經過印刷複合等工藝形成的包裝膜。但將複合膜包裝用於中藥口服液在業內尚無先例,需要解決一系列技術難題。為此,魯南制藥依託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為示範載體,與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及相關包材、設備生産單位開展協同技術攻關。

2020年5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同意複合膜包材用於中藥口服液體製劑生産。就此,國內首家將藥用複合膜包裝材料用於中藥口服液藥品包裝的企業誕生了。

將國家重點實驗室建在企業裏,前者便深深地接了地氣。

該實驗室副主任關永霞向記者介紹:“與玻璃瓶裝相比,一支藥的內包材能節省約0.14元,一條生産線節省的資金數以億計;同時,過去的瓶裝需要包材、吸管、洗瓶機、燈檢等複雜工序,現在僅需內包複合膜、外包材紙就可以了。這就意味著不僅工序簡化了,人工和配套設備需求也更少了。”

這並不是該實驗室唯一的首創級別的技術。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該實驗室還研發了國內首條中藥口服液滅菌條包生産線,採用全自動液體條包灌裝設計,單條生産線灌裝速度為660袋/分鐘,可同時實現40萬袋産品滅菌。

大劑量的中藥材變成一粒粒小藥片

湯劑是中藥最為傳統的一種運用形式,熬製湯藥大有學問,弊端在於個體操作(煎煮)帶來的品質差異,儲存攜帶的不便,劑量較大,口感較差等,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也呼喚著中藥的變革。

於是,將大劑量的中藥材變成一粒粒藥片、膠囊、口服液等方便服用、計量統一的中成藥便成了共性技術實驗室的重要使命。

現代生活中,便秘問題頗為常見。對共性技術實驗室副主任楊梅和同事們來説,如何用中藥治療便秘便成為新課題。海量的篩選之後,何首烏、蘆薈、決明子、枸杞、阿膠、人參、白術、枳實等藥材參與了此次研製。而她們的目的是找到一種有效成分調節腸道微生物菌群,從而達到順腸通便的目的。

得益於現代化儀器的支援,科研人員對上述藥材效果的分析實現了數據化、可視化。通過對成分的追蹤,對效果的追蹤,新藥“首薈通便膠囊”由此誕生。

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組織高水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的重要基地。記者了解到,已組建了11年的共性技術實驗室誕生了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王延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