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社區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心理防護小貼士

發佈時間: 2022-08-02 09:58:55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反覆出現的疫情,對人們的生活、出行、工作、學習、就醫等各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疫情期間,社區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們挺身而出,維持採樣秩序、配送小區物資、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解決居民困難、維護小區安全等高強度、繁雜工作的同時也面臨著更高的被感染、被隔離,甚至感染家人的風險。甚至會經常受到民眾的不理解、誤解,甚至辱罵,多種原因使他們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針對這些情況,我們給社區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們提出了一些心理防護小貼士:

1、充分掌握疫情相關知識和資訊,科學防護。

進行工作之前,對新冠肺炎有全面的科學認識,嚴格做好防控措施,正確使用口罩,嚴格做好手部消毒或戴上手套,防止接觸感染。保持居住環境通風良好,每日做好健康監測。

堅持從權威機構獲取資訊。社區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在疫情一線可能會直接接觸到更多疫情相關資訊,因此要避免過度關注負面資訊,同時對外界的“各路消息”保持理性,當感到自己過度浸潤在負面資訊中,請允許自己暫時抽離或休息,轉移注意力或尋求社會支援。

2、正確識別自己的情緒,接納自我。

在工作時,社區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反應,比如因繁瑣的工作而出現煩躁,尤其是別的區域解封而自己所在的區域繼續管控的時候,容易産生心理不平衡而更加煩躁;因群眾的不配合、辱罵而出現委屈、不耐煩、生氣、憤怒甚至發脾氣;因接觸大量的社區群眾可能面臨感染而出現害怕、恐懼;因服務不被認可或者輕視而感到失落和無助;因反覆擔心自己工作做不好而引起更嚴重的後果。以上種種表現,是每個人在面臨突發事件、緊急工作時都可能出現的正常應激反應,需要我們正確識別,我們要允許自己出現上述情緒或行為,接納自己的所有。也要認識到群眾的行為是因為自身遇到疫情而導致的心理失調,不是真的針對我們,我們可以嘗試做一面情緒的鏡子,只是反映出對方的情緒而不捲入其中。

3、接受自己能力的局限性。

因為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比普通群眾更容易接收到更多的負面資訊,接觸到更多的困難人群,也遭遇到更多的困難和挑戰,在工作中無法做到面面俱到、週全細緻,所以一旦在工作中受挫,便容易産生“自己做得不夠好、不夠多”或“幫不到他人”的心理,可能産生持續的自責和愧疚情緒,從而否定自己。這個時候,需要我們提醒自己運用正向思維,自我肯定,回憶總結自己面對危機時是如何應對的,看到自己的力量與能力。正確看待自己的工作,調整對自己的要求和期待,羅列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並值得肯定的事情、取得的成績,會讓自己感受更好一些。

4、避免過度勞累,規律作息,健康飲食。

長時間高強度的體力和情緒勞動,會嚴重損耗人們的生理資源和心理資源,所以在工作的時候,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正常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空閒的時候可以聽聽音樂、看看視頻等放鬆一下心情,也可以向家人或朋友傾訴心聲,空閒下來和同伴説説玩笑,輕鬆一下,共用快樂,分擔困擾。

5、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援系統,學會宣泄。

    進行防疫工作前應首先獲得家人的支援和理解,也理解家人的擔憂和關心,及時彙報自身情況,保持良好溝通。除了家人,還可以與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與經歷。將自己內心的鬱悶、憤怒和悲痛,宣泄給信任的親人、朋友可以減輕或者消除心理壓力,避免精神崩潰,恢復心理平衡。

    如果心理壓力過大,感到自己出現身心異常的症狀,如持續兩周出現過度焦慮、恐懼、失眠、抑鬱、無助等負面情緒和狀況,且自我無法調整,身邊人也無法提供有效幫助,建議及時尋找專業機構,也可以撥打蘭大二院心理熱線0931-8943911帶您走出困境。(蘭大二院心理衛生科 蔣常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