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遠端醫療方便山區群眾看病
發佈時間: 2022-07-28 10:24:43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雲看病”“雲診療”“遠端查房”……透過兩塊智慧螢幕,山區群眾、基層醫生直接和上級醫療專家對話幫助患者就醫。
近年來,貴州省依託大數據優勢,率先在全國建成覆蓋省、市、縣、鄉四級公立醫療機構的遠端醫療服務體系,推動優質公共醫療資源下沉,幫助解決山區群眾“看病遠、看病難”等問題。
醫療資源互聯互通
今年5月17日,貴州畢節市織金縣人民醫院接收一名急危重症患者,該患者孕36周併發癲癇入院,在醫院進行剖宮産後第一天出現出血,不明原因血小板進行性下降。
織金縣人民醫院通過遠端醫療會診系統聯通到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急會診。20分鐘內,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緊急聯繫了該院産科、血液科、神經內科等多科室專家開展遠端會診。經評估、診斷,由於患者病情重,縣級醫院檢查設施受限,建議轉診上級醫院。
第二天,該名患者通過綠色通道轉入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經完善相關檢查後另診斷為巨幼細胞性貧血、低蛋白血症。專家對其進行及時、針對性規範治療後3天康復出院。
貴州省人民醫院專家在和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進行遠端醫療會診。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通過遠端會診,幫助患者走綠色通道不僅節約看病費用,更及時幫助患者得到治療,挽救了生命。”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醫保科副科長喻露珠説。
在貴州龍裏縣,當地以“專有硬體+區塊鏈技術”,點對點實現可控的醫院間數據連接,並建立了相應的運作機制,將3家縣級公立醫院的臨床科室診療資源,共用至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縣級專科醫生直接遠端支援基層醫生“首診”。同時,實現和貴州省級醫院醫療資源互聯互通,為患者提供專家就診、遠端查房等服務指導。
目前,貴州已經建成全省統一的遠端醫療服務管理平臺。貴州省衛健委的數據顯示,2016年6月以來,全省遠端醫療服務總量突破240萬例次,其中2021年服務量達到82.6萬例次。而在“十四五”期間,貴州將完善提升遠端醫療平臺功能,加快推動遠端醫療向公立醫療機構科室延伸,推進遠端醫療常態化應用和管理。
提升基層診療水準
遠端醫療打破醫療空間限制,不僅讓患者享受遠端診療帶來的好處,對於市縣級以下公立醫院醫師來説,同樣起著提升其診療水準的作用。
“每週三早上8點,我們和貴州省人民醫院專家通過遠端視頻,進行相關臨床業務學習,其他時間不定期開展遠端查房。”龍裏縣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田廣説,“之前醫院對患者支氣管鏡治療的術前麻醉手術,常採用霧化麻醉,通過業務培訓,現在了解到可以採用滴藥、麻醉包等多樣化手段進行麻醉手術。”
近年來,龍裏縣公立醫療機構與貴州省人民醫院通過“5G+遠端診療”合作項目,對龍裏縣各級醫療系統開展業務學習、床旁教學查房、手術示教等各類指導培訓共計800余次,帶動該縣醫療機構醫師提升了診療水準。龍裏縣2022年第一季度全縣基層醫療機構(衛生院、衛生室)診療10558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8978人次,同比增長近22%。
這樣的需求在鄉鎮公立醫療機構顯得更為迫切。在貴陽市息烽縣九莊鎮中心衛生院放射科室,該科室目前有三名醫生,但其中只有一名醫生有診斷資質。群眾來看病拍片,若是遇到值班醫生無法診斷,老百姓就要到縣城看病,來回近50公里,往返看病多花大半天時間。
“我們沒有診斷資質,在拍了片子之後,立即通過遠端醫療上傳到縣中醫院,由中醫院的醫生幫助分析病情,直接下診斷意見書。”參加工作一年多的醫生梁萬萬説,自己剛參加工作臨床經驗不足,通過遠端診療,一邊聆聽專家分析病情,一邊學習了專家的診斷思路,大大提升了自己的業務水準。
兩大問題仍需破解
儘管遠端醫療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業內專家表示仍有兩大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完善機制激發遠端醫療參與者積極性。記者在貴州部分市級、縣級公立醫院了解到,遠端醫療系統公益性質較強,醫院部分醫生通過網際網路出診的積極性並不高。“應健全考核與激勵機制,合理平衡安排醫生日常診療與遠端醫療工作,通過獎勵形式調動醫生參與的積極性。”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緊急救援中心主任呂貴榮建議。
二是遠端醫療需要破解“數據壁壘”。龍裏縣人民醫院(醫共體)總院執行院長鄧威等受訪專家認為,目前遠端診療在各個層級醫院之間的數據不能互聯互通是普遍情況,各個醫院數據系統倣如“資訊孤島”,這也是全國性難題,建議以“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為載體,健全醫療體系互認共用機制,實現遠端醫療數據互聯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