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十四五”時期,力爭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藥服務全覆蓋 讓中醫藥更好惠及民眾

發佈時間: 2022-07-04 10:38:17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家門口看上好中醫,不再是大城市才有的待遇。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備案中醫診所超過2.6萬個;目前,我國98%以上的社區和鄉鎮醫療衛生機構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近90%的公立綜合醫院設置中醫臨床科室……中醫藥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

國辦不久前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中醫藥高品質發展政策和體系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振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建設優質高效服務體系

“中醫藥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中醫藥優質醫療服務資源總體不足,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仍較薄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通過提升中醫藥服務、品質和管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健康需求。

“十四五”時期,將進一步發揮中醫藥整體醫學和健康醫學優勢,著力推動建立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於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

在建設優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系方面,《規劃》提出做強龍頭中醫醫院、做優骨幹中醫醫院、做實基層中醫藥服務網路、健全其他醫療機構中醫藥科室4個方面具體措施。

提升中醫藥服務體系和能力,要讓更多老百姓在家門口看上好中醫。《規劃》提出,持續加強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建設,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科室建設,力爭實現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10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8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實施名醫堂工程,打造一批名醫團隊運營的精品中醫機構。鼓勵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診所。鼓勵有條件的中醫診所組建家庭醫生團隊開展簽約服務。

增強傳承創新發展能力

中醫藥古籍是中醫學術傳承數千年的重要知識載體,是中醫藥學繼承、發展、創新的源頭、底氣和信心。

《規劃》提出,加強中醫藥傳承保護。實施中醫藥古籍文獻和特色技術傳承專項,編纂出版《中華醫藏》,建立國家中醫藥古籍和傳統知識數字圖書館。加強對名老中醫學術經驗、老藥工傳統技藝等的活態傳承,支援中醫學術流派發展。推動出台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條例,建立中醫藥傳統知識數據庫、保護名錄和保護制度。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規劃》提出建設高水準中醫藥傳承保護與科技創新體系,是科技創新的重要領域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內容。“十四五”時期將繼續整合優化中醫藥科技資源,構建“國家—行業—地方”三級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

據了解,近年來,中醫藥標準化快速發展,中醫藥標準化體系逐步建立,目前已發佈中醫藥國家標準72項、行業標準9項(406個病種)、團體標準1919項,ISO/TC249中方主導發佈標準54項。

該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將持續加強中醫藥標準化制度建設,完善中醫藥標準體系,提升中醫藥標準品質。

以滿足重大疑難疾病防治臨床需求為導向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治未病是中醫藥優勢和特色的重要體現。中醫藥提倡“預防為先”,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為一體,滿足人民群眾全方位、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

如何彰顯中醫藥在健康服務中的特色優勢?《規劃》從提升疾病預防能力、增強疾病治療能力、強化特色康復能力3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

《規劃》提出,實施中醫藥健康促進行動,推進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級。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脊柱側彎、肥胖等中醫適宜技術防治。規範二級以上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室建設。在各級婦幼保健機構推廣中醫治未病理念和方法。《規劃》還指出,開展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建設,以滿足重大疑難疾病防治臨床需求為導向,做優做強中醫優勢專科專病,鞏固擴大優勢,帶動特色發展。(記者楊彥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