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中國> >

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有哪些變化?專家權威解讀

發佈時間: 2022-06-28 10:34:58   |  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食品安全和營養關係到每個家庭、每個人的健康,居民營養狀況也是反映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群健康素質的重要指標。6月27日,國家衛健委召開“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我們這十年”系列新聞發佈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工作進展與成效。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于4月26號修訂完成並正式發佈,這一版膳食指南是我國第五版膳食指南。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表示,新版膳食指南是根據我們國家的膳食結構和營養的特點來進行制訂的,和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相比,新版主要有四方面的變化。

第一,對一般人群的推薦條款,從2016版的6條增加到8條。主要增加了規律進餐、會烹會選、公筷分餐、杜絕浪費、飲食衛生等方面的內容。這是應對生活方式的新變化和後疫情時代膳食特點來進行修訂的。還有一些新的飲食動態,比如“預製菜”越來越多等等。根據這些特點,新版膳食指南做出了相應調整。

第二,增加了高齡老年人膳食指南,高齡老年人是指80歲以上的老年人。針對於高齡老年人,新版膳食指南提出食物多樣且充足,質地應細軟、宜消化,多吃魚禽肉蛋奶,合理選擇營養品,經常測體重和進行營養篩查。這些都是針對高齡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飲食特點提出的建議要求。同時,高齡老年人也更應該注意食物的各種搭配,要防止因為單純吃素、怕葷,不吃葷菜而導致的蛋白質攝入過少、肌少症等營養不良情況的發生,以應對老年化的趨勢。

第三,更強調膳食模式。在新版膳食指南當中首次定義並推進了東方健康膳食模式,這是前所未有的。東方健康膳食模式是以東南沿海地區膳食結構為主,結合各地的飲食習慣,提出食物多樣、清淡少鹽,蔬菜、水果和魚蝦水産等等的攝入量要高,奶豆類要多,並具有較多的身體活動水準。

第四,更新了定性定量食物的選擇和膳食營養的概念,並進一步完善了圖形和食譜的可視化、可讀性和可操作性,工作能更準確的理解和進行指南。平衡膳食寶塔也進一步完善,沿用“塔狀”表示食物類別和多少,共5層,由下至上依次為谷薯類、蔬果類、動物性食物、奶豆和堅果類、油鹽類,量化了膳食模式。(見習記者謝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