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營養周”助你疫情期間提高免疫力
發佈時間: 2022-05-19 10:55:17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
鹽再少吃1克,魚蝦每週至少吃2次
5月15日~21日是我國第8個“全民營養周”。當前,鄭州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科學合理的膳食能有效改善居民營養健康狀況,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對疾病預防和病人康復都至關重要。昨日,鄭州市疾控中心發佈新版“膳食指南”,為居民一日三餐“送健康”。
限鹽目標由6克縮減為5克
“中國營養學會4月26日正式發佈了2022版的全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與2016版的膳食指南相比,新版指南有了不少變化。”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監測與評價所所長陳彥哲介紹,針對飲食或我國居民營養狀況新問題,指南新增加了健康飲食方式的建議,包括規律進餐、足量飲水、會烹會選、會看標簽、公筷分餐、杜絕浪費、飲食衛生等內容。應對老齡化問題,增加了針對高齡老年人特別是年齡超過80歲的老年人膳食指南。
新版指南首次提出了“東方健康膳食模式”,主要是以江浙滬為代表的江南地區飲食習慣,其主要特點是清淡少鹽、食物多樣、穀物為主,蔬菜、水果、豆製品豐富,經常吃魚蝦等水産品及奶類食品。這樣的膳食模式,有利於避免營養素缺乏和肥胖的發生,以及相關慢性病的發生,提高預期壽命。
陳彥哲説:“改版後的膳食指南更改了限鹽目標,成人每天吃鹽由6克縮減為5克;對於奶製品攝入量也由300克增加至300~500克;每週強調至少吃2次水産品,每天吃一個雞蛋;提倡足量飲水、少量多次等,這些變化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陳彥哲還建議,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並非越低越好,按照人體每日所需營養最佳比例,碳水化合物能量應佔到總能量的50%~60%、蛋白質10%~15%、脂肪20%~30%。總的來説,不管什麼營養元素,攝入量過低或過高都對身體不好。
讀懂食品標簽,認清哪些是添加劑
“會烹會選、會看標簽”是今年“全民營養周”的傳播主題。為什麼“會看標簽”需要成為我們的必備技能?需要從標簽上看懂什麼?
陳彥哲説,你吃進去的是什麼?有哪些營養素?食品中的每樣配料成分都必須包含在配料表中,所以會讀食品的營養標簽非常重要。
配料表有三大要點:
第一,排序遞減原則。用量最大的原料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後一位。
第二,標示所有的原料。就是用的什麼配料必須全部標識清楚。一些不健康的配料以及可能産生過敏或不良反應的配料,我們都可以根據配料表進行規避。
第三,標識食品添加劑。比如色素、甜味劑、增稠劑等。對於同類産品,配料表越簡短越好。在一些食物配料表中還可以發現許多隱藏的不利於健康的成分,比如反式脂肪如植脂末、氫化植物油、人造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這些都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食用成分。
“烹飪是合理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陳彥哲建議,大家要自己多學習烹飪,掌握新工具,做好一日三餐,實踐平衡膳食,享受營養與美味。在外就餐或選擇外賣食品應按需購買,注意適宜分量和葷素搭配。
此外,要“公筷分餐”。目前,疫情仍比較嚴峻,而堅持公筷公勺、分餐或份餐等公共衛生措施,不僅可以避免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和傳播,還對保障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全媒體記者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