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代經典名方:六味地黃丸
發佈時間: 2022-01-27 16:36:42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
千年補腎名方:六味地黃丸
最近,480年曆史的廣譽遠恢復生産千年經典名方——九蒸九曬六味地黃丸,再次掀起了一股六味地黃丸熱潮。
六味地黃丸是一種中醫臨床常用藥,具有明顯的滋補肝腎的作用,使用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其起源於漢代“醫聖”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後經宋代著名兒科醫生錢乙改良,創制了現今的六味地黃丸。
八味變六味
錢乙生於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間,自幼精心專研醫學,長大後成為了一位遠近聞名的江湖郎中,擅長兒童疾病。受召到汴京治好太子的病後,他得到皇帝的重用和賞賜,名滿京城。
然而,出身民間的錢乙成為太醫後,受到了其他太醫的非議,常常有“錢乙治好太子的病不過是巧合罷了”“錢乙只會用土方”之類的質疑。
有一次,錢乙和弟子閻孝忠正在為患者治病,有位大夫帶了一個錢乙開的兒科方子來“討教”。他略帶嘲諷地問:“錢太醫,按張仲景《金匱要略》八味丸,有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丹皮、附子、肉桂。你這方子好象少開了兩味藥,大概是遺忘了吧?”
錢乙説:“張仲景的八味地黃丸是給大人用的。小孩子陽氣稚嫩,所以減去肉桂、附子這兩味壯陽的藥,免得孩子吃了過於暴熱而流鼻血,你看行嗎?”這位大夫聽了,連聲道佩服。
這一成果被收錄到錢乙的小兒科專著《小兒藥證直訣》中,從此六味地黃丸名揚天下。至明清,六味地黃丸已被應用於治療中風、虛勞、健忘、怔忡、驚悸、頭痛、眩暈、腰痛、産後以及遺精等十余種疾病。
九蒸九曬被列為御用標準
據史料記載,宋徽宗患有頭暈症,太醫以六味地黃丸治療,但徽宗服後不但不見好轉,反而出現腹中冷痛,大便稀溏等症狀。
為了搞明白原因,太醫邀請錢乙前來會診。聽完太醫介紹病情後,錢乙對皇帝解釋説:“熟地由生地炮製而來,熟地以滋補腎陰見長,生地性寒涼,能清熱涼血,不能滋補腎陰。熟地炮製不好,寒涼之性不去除,不能滋陰,反而重傷脾胃。因此,聖上才出現腹中冷痛,大便稀溏。但熟地也不能長時間蒸制,這樣會濕氣太重,影響脾胃。必須反覆蒸制日曬,除掉蒸的水氣方可既去寒涼,又不加濕。”果然,徽宗服用九蒸九曬六味地黃丸後,眩暈症很快痊癒。由此,九蒸九曬被列為六味地黃丸的御用標準。
據考,熟地黃源於藥王孫思邈,經過蒸曬工藝,將生地黃制熟。這也是六味地黃丸九蒸九曬的源頭所在。明代李時珍把“九蒸九曬法”收入了《本草綱目》。
九蒸九曬六味地黃丸因耗工費時,數量有限,歷代以來一直被稱為極品。但因其卓越療效,歷經紛紜戰火終能綿延流傳。
古法工藝背後的科學
作為我國現有文字記載最古老的中藥企業,廣譽遠傳承了一百餘個經典古方,其中就包含六味地黃丸的製作古方,並沿用至今。
據中藥老字號廣譽遠的老藥工介紹,古人製作六味地黃丸的熟地非常講究,除了必須選用河南焦作的懷地黃,還要用獨特古法炮製藥材,加入砂仁、陳皮、黃酒等反覆蒸曬九次,製作前後經歷約二十七天,直至將幹黃的生地黃炮製成黑如漆、亮如油、甜如蜜的熟地黃,味甘性微溫,甘潤滋補。
然而,由於古法炮製九蒸九曬熟地黃的工藝過於複雜,而且費時費力,現在已經很少企業沿用此法生産六味地黃丸。廣譽遠是少有的沿用古法製作六味地黃丸的中藥企業之一。他們不僅堅持九蒸九曬古法炮製熟地黃,還利用現代技術證明古法炮製工藝的好處。
經過五年的研究發現:一蒸的熟地黃所含的大分子多糖類物質較多。經過九蒸九曬以後的熟地黃,所含的小分子單糖和寡糖類物質較多。第一,人體吸收更容易;第二,轉化更好。
為了堅持炮製標準,在低價競爭時期,廣譽遠曾停産六味地黃丸。他們認為:“既然要做,就做具有確切療效的藥,否則就不要做。”近年,隨著人們對優質中藥的認可,廣譽遠六味地黃丸等一批高品質中藥再次回歸市場。